第06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旅游日记
感受国外交通文明

  ■朱大新 文

  这些年,我到过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俄罗斯等一些国家,对他们的交通管理状况,深有体会,我觉得这些国家在交通管理方面确实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尤其是被誉为“花园之国”的新加坡,交通管理之严格,市民遵守交通法规之自觉,堪称一流。

  新加坡交通发达,马路上行驶的车辆川流不息,却极少看到“塞车”现象。有时在下班、学生放学的高峰时段,偶尔会出现一些“塞车”,但时间往往很短。究其原因,这与政府对交通环境和汽车驾驶员的严格管理有关。

  漫步在新加坡街头,我注意到所有十字路口都看不到交通警察,路上很少见到巡警,全靠红绿灯指挥和电脑监控。

  但是驾驶员一旦违章,说不定哪个电脑监视系统,就将车牌号如实“录”了下来。交通管理部门翻开档案一查便知道驾驶员的单位、住址、姓名、电话,一张罚款单很快会寄到他的手中。如不及时交掉罚款,过几天又会收到一张罚款催交单,如超过规定期限,随之而来的则是法院传票给他的一个警告。若再不理会,不但吊销驾驶执照,还要在牢房里坐上几天。如果当事人用钱物贿赂主管交通人员,企图打通关节取消罚款或减轻处分,那就是“罪加一等”。

  在新加坡,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则,有各种处罚方法,交通管理部门规定每个驾驶员在两年中共有24个积分,如果驾驶员违章,则要按有关条例被扣分,当24个积分全部扣完时,驾驶员执照就要吊销。如果乘客没系安全带,查出也要罚驾驶员100元新币。有一次,我们驱车从圣陶沙岛返回市区途中,驾驶员郑重其事地告诫我们:“如果你们不系安全带,你们和我都要被罚款,以后再犯我就要被吊销执照,千万不能马虎噢!”

  新加坡是个相当文明的国家,治理交通,维护环境,已成为每个新加坡市民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因此,市民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很强。无论在旅游景点还是在市内城区,或者在高速公路上,驾驶员开车都能坚持做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见到行人也是彬彬有礼。在地铁、公园周围以及一些行人众多的地方,都有斑马线,有的虽没有红绿灯,驾驶员也会在远处停车,让行人走完才启动车辆。

  新加坡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行人闯红灯或者不走斑马线乱穿马路,也要罚款20元新币,所以天长日久,人们都养成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就连儿童也从小潜移默化了。在新加坡市区的一些十字路口,我经常看到大人带着小孩宁可在烈日下等待二、三分钟,即使路上没有车辆驶过马路,也绝不强行闯红灯过马路。有一次,我们吃完夜宵回宾馆,步行几条街道,都碰到红灯,尽管夜深人静,车辆稀少,我发现过马路的行人都不抱侥幸心理闯红灯,体现了新加坡市民自觉维护交通秩序的美德。

  被称为“汽车王国”的日本是个千岛之国,陆地面积只有37.79万平方公里,汽车密度高得惊人,堪称世界之最,平均2个人拥有一辆私家车,人均数同样成为世界之最。日本的交通也别具风格,城市马路窄,小巷多,高架道路纵横连绵,但日本却少有汽车堵塞的现象发生,其原因之一就是日本有严密健全的交通法规,公民有高度的自觉性,日本的司机也能相互礼让。我们在参观横滨市警视厅交通枢纽管理信息系统时了解到,日本的行车管理规定中,有对儿童、老人、残疾人的重点保护措施,日本的“校车”漆有明显标志,无论何时通过规定的路线,其它正在行驶的车辆均要让其先行,行至挂有儿童玩耍的标志处一律要减速,一般限速为每小时30公里。

  有一次,我们住在京都郊区,附近是个小村子,这里人少车也少。清晨,我在街头散步,在一个三岔路口,看到一位年轻人站在红绿灯下,此时正亮着红灯。虽然是在一个小村,又是清晨,路上无来往车辆,也不见行人,可这位年轻人还是等到亮绿灯时,才沿着人行道走了过去,一件小事让我感受到日本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精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生活·资讯
   第05版:评论
   第06版:五角场·文苑
   第07版:民生·社会
   第08版:焦点·图说
安洛,你的花真香
感受国外交通文明
图画
昙花两首
香港电影中的“情”与“义”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6感受国外交通文明 2013-09-10 2 2013年09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