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生·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大难”合力拿下居民拍手叫好

  ■记者 刘竹一 边勤谊

  本报讯 “朝前看不到底,朝上看不到天”,对于地处平凉路街道的通北路海鲜一条街,周遭居民又爱又恨。日前,平凉路街道狠下决心,一扫林立杂乱的广告灯箱、铺天盖地的沿街雨棚、违章搭建的“道路厨房”等乱象,经过近4个月全力以赴的整治,通北路得以“重见天日”,居民们拍手叫好。

  部门联动化“三尺冰冻”

  上世纪80年代,为解决大批回沪知青的就业问题,政府允许个体商户在街边设立早点摊、马路摊,孕育了闻名沪上的通北路海鲜一条街。

  而后,商户们为抢生意,将道路“圈”为己有跨门营业,加上过往食客随意停放的车辆,使得通北路终日拥堵,机动车难以通行,严重时一辆自行车都推不过去。

  除了交通问题,由于道路两侧房屋属于二级旧里,房屋结构陈旧,私自安装的店招和雨棚不仅遮天蔽日,还暗藏火灾、坠物等安全隐患。居民多次表示“走在路上心里不踏实”,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通北路的美食深得民心,商户也精通“游击战”,街道曾经多次整治,都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彻底解决问题。

  “力度和深度都要加大!”自今年5月明确对通北路进行彻底整治以来,街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方案,确定了“整洁、有序、安全、可控”的整治方针,并对整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作了应急预案,此外,他们还对《通北路环境整治的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进行研究、修改和完善,确保方案的科学和可操作性。社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朱向阳告诉记者,“这次党工委、办事处下了决心,充分依托‘大联动’机制,一定将通北路这个‘老大难’合力拿下。”

  “最难拆的最先拆”

  为了将商户在整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配合、甚至抵触对抗的可能降到最低,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前期花费近3个月时间,与115家商户逐一约谈。

  “通过初步接触,我们发现,许多小商户认为街道会‘拆小不拆大,拆贫不拆富’,对整治抱有抵触情绪和抱团从众心理。”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廖大华介绍说,“其实这与旧改征收有相似之处,商户们希望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故我们锁定了几家‘关键户’,      (下转第7版)  (上接第1版)决定大胆攻坚——最难拆的最先拆,首先从规模最大的几家商户着手。”

  攻坚必须克难,首次约谈的3家大商户一致反对,态度强硬。对此,街道联合消防、工商、交警、城管等部门对商户全面摸底,结合相关法律告知其经营过程中违法之处,令其认识到整治的必要性和街道势在必行的决心。经过两次约谈,商户们态度软化,街道趁热打铁,提出将根据商户经营性质和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整治方案,争取商户的理解配合。

  商户看到街道的决心与诚意,态度再次转变,有的开始谈条件,与街道讨价还价,有的通过自身人脉关系给工作人员施加压力。“我们这次一竿子到底,不留退路。无论是少拆一处违章搭建还是多装半米雨棚都是不可能的,只能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作出让步,例如允许商户自行拆除并保留拆下来的物品,而我们也尽可能减少拆违过程中对商户带来的影响。”街道市政科负责人介绍说,除了事先做好充分的思想工作外,整治现场的沟通也很重要,以防商户临时思变,情绪不稳。

  立足商户需求设计雨棚

  街道承诺,整治全过程一视同仁,方案公开透明,得到了商户们的认可和信赖。在拆除灯箱店招、“道路厨房”时基本没有发生矛盾冲突,

  甚至有部分店主自行动手拆除。但在拆除雨棚时却遇到了“刁难”,有商户认为太阳西晒时海鲜需要遮挡,少了雨棚对生意影响很大,不愿配合。

  街道立足商户实际,决定在拆除的同时安装统一的新雨棚。市政科负责人介绍说,“原本商户自行搭建的雨棚不仅层次不齐,超出人行道2至3米,且材质也有很多种,有塑料的、木制的,甚至还有布的,商户选材更关注成本而忽略了安全,但多年使用下来,上面累积厚厚的油腻,十分易燃。”

  街道为商户免费更换的新雨棚统一使用彩钢板,并采用相同的规格、颜色,美观整洁。新雨棚的设计颇费心思:一侧固定在墙面,支撑的钢筋深入地下,依靠抓地力减轻对墙体的负担,另一侧不再另设支撑,形状犹如公交车站顶部,既能有效减少违章搭建死灰复燃的可能性,也保证了商户正常经营不受影响。

  创新社区管理拔除“病根”

  由于油垢堆积,拆除过程中,切割金属时存在火灾隐患。为此,街道预先准备了齐全的灭火设备,在施工前要求每个施工队员熟悉设备操作,并准备了大量水以防队员乱了阵脚,不能及时使用灭火设备。正式施工的当天正值上海第一个38℃高温,城管、交警、民警、施工人员在“烧烤模式”下坚守岗位,丝毫没有松懈。

  据了解,整个施工过程前后共扑灭500多处火星,没有引发火灾。此次整治共拆除违法建筑43处260余平方米,拆除固定广告灯箱29个,拆除违章搭建雨棚700余米,清理沿街固定炉灶16个,拆除固定在人行道上的鱼缸125只,清除垃圾65吨。

  不久前才扩大了店招的舟山海鲜坊,对于拆除工作仍十分配合,“路面整洁了,店面整洁了,消费者还会来我们这里消费的。”老板对于整治表示满意。

  然而要防止故态复萌,管理不比治理轻松。就在上周,一家商户又悄悄将门口人行道自行改造了一番,被固守人员及时劝止。这支固守队伍由城管平凉中队、平凉派出所和区交警三中队联合组建而成,每天从16:00至22:00进行固守管理,确保通北路沿线市容环境整洁及道路畅通有序。

  仅仅依靠固守不够,街道在通北路沿线增设监控摄像头,配合相关部门行政执法。同时,街道鼓励商户参与综合治理,加强自我管理,“只有通过创新社区管理,将‘病根’拔除,才能长久保持住现在的整洁有序。”社区(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金刚说,百姓呼声高的事情政府必须要做好,通北路整治过后要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为平凉创建市级文明社区打好基础,服务好杨浦滨江开发建设和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大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生活·资讯
   第05版:评论
   第06版:五角场·文苑
   第07版:民生·社会
   第08版:焦点·图说
新学年少儿住院互助基金收费启动
外出忘锁门男子“顺手牵羊”
培养使用敢担当勇于干事的干部
笑口常开为老服务中心成立
“老大难”合力拿下居民拍手叫好
公示
杨浦区部分菜市场主要蔬菜品种周平均价格信息专项公布
杨浦时报民生·社会07“老大难”合力拿下居民拍手叫好 2013-09-10 2 2013年09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