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2014届毕业生共7509人,其中本科生2875人,硕士研究生3323人,博士研究生1078人,截至2014年10月31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6.95%,较去年同期高出0.1个百分点,签约率为96.04%。其中,高职就业率为96.57%,本科就业率为97.04%,硕士就业率为97.38%,博士就业率为95.54%。
在毕业生中,就业人数为4103人,占总数54.67%;升学(包括国内直研、考研和攻读博士后)人数为1052人,比例为14.01%;出国(境)毕业生总数为1195人,比例为15.91%,定向委培毕业生有931人,占12.40%;228人尚未落实就业去向,约占总数3.04%。
据复旦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阳德青介绍,2014年复旦就业学生总体签约率高于上海平均水平,其中赴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达681人,占所有去企业就业总人数的24.63%,就业层次高、行业广泛、国际性强已成为复旦赴企就业学生的特点。
一项针对397家用人单位的毕业生满意度调研显示,用人单位对复旦毕业生的满意度为97.6%。复旦毕业生最受用人单位好评的素质包括主动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工作责任心等。
阳德青还表示,复旦大学近年来前往中国西部、基层、国家重点单位的就业人数也在逐步增加,进入新兴战略产业、重点央企、三级甲等医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银行等企事业重点单位的毕业生数量超过65%;西部就业188人,基层就业403人,其中选调生录取41人,村官录取5人,三支一扶及社区服务计划2人;国家重点单位也有所突破,航空航天、军工、核工程、船舶等就业领域就业的人数84人。“目前,学校正全力开展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将最好的人才输送到国家最需要、世界最顶尖的岗位上仍是复旦努力的目标。”
此外,《国际纽约时报》近日发布的“全球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显示,复旦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连续三年名列中国大陆第2,全球排名第36位,较去年上升7位。专家指出,高校就业能力高低与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紧密关联,长三角区域和香港各有4所高校进入该榜单,北京则有2所高校。长三角高校的优异表现与上海的经济辐射效应相关,复旦也就此问鼎这一地区就业能力最突出的高校。 ■吴振东 郭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