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灯夜读,摘录两个启迪人生的小故事。
美国著名指挥家、作曲家沃尔特·达姆罗施二十几岁就已经当上了乐队指挥。
指挥是乐队的灵魂,刚当上指挥的时候,他有些头脑发热,自以为才华盖世,乐队中没人能取代。
有一天排练,他把指挥棒忘在家里,正欲派人去取。秘书说,不用,问乐队其他人借一支。
沃尔特·达姆罗施心想:除了我,谁还可能带指挥棒?但他还是随口问了一句:“有谁能借我一根指挥棒?”话音未落,三根指挥棒已经送到面前。大提琴手、首席小提琴手、钢琴师,每人都从口袋里掏出一根指挥棒。他一下子清醒过来,“原来我并不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乐队指挥,没有我,他们照样能指挥这支乐队。”在以后的指挥生涯中,他时常告诫自己: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你以为你是谁,少了你乐队照常演出。
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英若诚,生长在一个大家庭中,每次吃饭,都是几十个人坐在大餐厅中一起吃。
有一次,突发奇想的他,决定和大家开个玩笑。饭前,他预先躲藏在饭厅内一不被人注意的柜子中,等大家遍寻不着时再跳出来,给大家一个惊喜。
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大家都丝毫不在意他的缺席与存在,待酒足饭饱,大家离去后,他才沮丧地从柜子中走出来吃了些残汤剩饭。
从这以后,他就告诫自己: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少了你家中日常生活照样过。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两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在世,必须要清醒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一个人需要自信,但千万不可夜郎自大;一个人可以狂放不羁,但绝对不能目中无人;一个人能够力挽狂澜,但却无法扭转乾坤。
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是知识底蕴所展现的一种大智若愚;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是有为与无为有机结合的一种境界;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淡泊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