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26日,为贯彻落实2014年市委1号课题“取消街道招商引资职能”的要求,本区宣布取消辖区11个街道的招商引资职能,成立区投资促进办公室、区投资服务发展中心和六个分中心“接盘”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考核指标和奖励全面剥离后,街道的工作重心将转移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工作上。
职责调整:
取消街道经济科
组建区投资促进办公室
杨浦区关于“取消街道招商引资职能”及相关工作的实施方案指出,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对街道的职能定位,取消相关招商引资考核指标和奖励,将街道职能重点转变为加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为自然人和各类法人(包括企业)提供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公共环境。
方案提到,专门组建成立区投资促进办公室,作为主管本区投资促进和企业服务的区政府工作部门,具体负责分解投资服务目标任务、实施考评奖励,会同相关单位稳定经济发展存量、做大增量,牵头推进项目引进,协调评价企业服务,指导开展业务工作,推动完成全区年度经济工作目标任务。
此外还将强化产业主管部门的责任,大力引进优秀骨干企业,培育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做优做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属国企运用灵活多样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手段,建设拓展产业园区,兼并收购优质资产,投资参股优秀企业。
在人员方面,经盘点11个街道原从事招商引资相关工作的人员约400人,取消街道经济科设置之后,129人被选调到区投资促进办公室,另外270人由街道自行组织分流,充实到管理和服务岗位。原先由经济科承担的安全生产、统计等事务,调整到街道其他内设办公室。
机构设置:
“三位一体”招商体制
做强区级招商引资工作
经过多方考察,杨浦区委区政府选择“三位一体”的区级招商模式:即以区投资促进办为行政主管部门,承担区重点项目的统筹协调和洽谈引进职能;在原区投资服务促进中心基础上建区投资服务发展中心,开展企业办证等服务,并对应杨浦大连路总部集聚区、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等功能区建设设置6个分中心;组建杨浦区经济发展公司,以市场化手段,建设拓展产业园区,兼并收购优质资产,投资参股优秀企业,直接引进重点项目,服务发展重大功能区域建设。
区投资促进“三位一体”机构在原来区投资服务促进中心的办公场所就地翻牌办公, 6个分中心在原来各街道办事处办公场所之外的招商分中心就地翻牌办公。对辖区企业来说,分中心只是变了一个名称和归属部门,但地址和位置都没有变,方便大家“找得到门、对得上号”。
据介绍,杨浦区招商引资新机构挂牌后,接下来将完成街道清产核资及固定资产调拨、核销,组建区经济发展公司,关停并转街道所属招商职能公司等工作。
调整后:
稳定存量争取增量
做好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
作为中心城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区,杨浦的街镇原先承担了不少招商引资的工作,1/3的区级财政来源于街道。那么,街道取消招商引资职能后,是否会对杨浦的经济有所影响?
据此次方案的安排,杨浦的招商引资职能整合至区一级统一运作,全区建立服务经济、促进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服务经济的工作,同时组建区级投资促进办公室,具体负责分解目标任务、实施考评奖励,“稳定存量、发展增量”,确保平稳增长。
“街道取消了招商引资职能,我们可以腾出大量人力和工作精力用于社会服务管理。”平凉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这次杨浦区除了剥离街道招商引资职能,同时还剥离了考核指标和奖励措施,街道不再设经济科、招商分中心和承担招商职能的公司,将街道服务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变为优化公共服务。
如今,各街道正在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优化公共环境,因地制宜地开展好服务工作,如滨江的各街道聚焦旧区改造,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推进整个地区的大环境改善;“创智天地”附近,高科技企业集中,职业白领集聚,五角场街道聚焦资源,打造绿色走廊,营造了丰富的文化环境,大学路已经成为吸引外资员工和职业白领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