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耳朵“罢工”需及时就医

  据新华社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专家提醒,保护耳朵应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四种情况容易导致耳病发生,需要及时就医。

  据长沙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周定刚介绍,一是长时间进入嘈杂环境(KTV、工厂或戴随身听长期刺激等)下,耳朵很容易出现疲劳、听不清声音或完全听不到的情况;二是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且没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也可能使耳朵发挥不了作用;三是有异物进入耳朵内部,应及时取出,不能随意用棉签或手去弄,否则很容易损伤耳朵,让耳朵被外耳道炎、中耳炎等疾病困扰;四是感冒后期,因为鼻塞和鼻涕太多,导致耳咽管功能不良,进而患上分泌性中耳炎,致听力下降。

  专家提醒,随着年龄增大出现听力下降是正常现象,但如果突然间出现不明原因的听力下降(突发性耳聋),就应该及时去看医生,及早进行治疗,不能因小失大。

  专家建议,保护耳朵应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洗头和游泳时,要避免污水进入耳朵,平时不要大力擤鼻涕;避免长时间收听耳麦式收音机,并将音量调至中度或以下;在噪音环境中要用手掩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耳朵的装备;平时不要随意服用对耳朵有损害的药物,部分药物服用过量,容易导致耳朵功能失常,若发现耳朵有流脓不适时,应尽快找医生诊治。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邓安春介绍,临床上一些药物会损害听力,产生眩晕、耳鸣、耳聋等症状,这类药物通常被称为耳毒性药物。抗生素就是目前已知的耳毒性药物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如氨基甙类抗生素中的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还有解热镇痛类药阿司匹林等,其他常见耳毒性药物还有避孕药、麻醉剂、抗糖尿病药等。

  邓安春提醒,耳毒性药物的副作用大多是不可逆转的,应慎用。实际上,很多耳毒性药物可以通过选用替代药物进行替代。此外,成年人用药跟小孩用药不同,有些药物大人使用没什么问题,但儿童使用副作用会很大。例如,治疗中耳炎的药物氧氟沙星,成人使用治疗效果会很好,但18岁以内的未成年人不适合使用,家长不要想当然地给小孩用药,避免让小孩听力遭受损害。

  有不少人认为老年耳聋是自然现象,既不去检查,更不求治疗。专家指出,这样的观念不科学,因为老年人体弱可能需要经常服药,除抗生素外,还有阿司匹林、消炎药等,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如因服药后感觉听力下降、头晕、耳鸣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前去医院就诊。    ■赵宇飞 帅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3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4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7版:时报周末·影视
   第08版:时报周末·公益广告
聚焦政府工作报告医改三个关键点
肝功不好者少下馆子多饮水
须警惕早产儿脑出血并发症
耳朵“罢工”需及时就医
牛黄解毒片并非万能“清火药”
购买进口食品看清中文标签
图片新闻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健康05耳朵“罢工”需及时就医 2015-03-07 2 2015年03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