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侨眷之乐

  ■丁常箭 文

  年轻的时候,历经风雨沧桑,完成自己对工作、家庭、孩子使命的时候,已经是垂暮之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衣食住行再也不用操心,剩下的只是如何快乐度过晚年。

  我认识一位年已91岁的退休老人,大家都喜欢亲切地叫她“19岁的小常姐”。这位老人自称“常春”,意为自己的生活、心理始终停留在春天,而她实际姓甚名谁,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常春姐(我姑且也这样称呼她吧)独自住在控江路街道紫罗兰小区,有一个孙子在澳大利亚工作,儿子、媳妇住在他处,家庭条件富裕。常春姐并不因为自己一个人独居而感到寂寞。她是一位开朗,心胸放得开的人,有一群同样退休在家、同样快乐的朋友。每逢星期四他们都会聚在一起唱歌、唱戏、做游戏,常春姐的家就是他们活动聚会的场所。

  常春姐自己掏钱专门买了一架钢琴,还有茶叶、糖果招待她的朋友们。后来,这群朋友在街道侨联支持下,组建了一支由侨联、归侨为主的合唱队,取名为“常春合唱队”,并自备了胡琴等乐器设备,定期在常春姐家排练。民族舞、红歌、越剧、沪剧、表演唱等内容丰富多彩。这些老人自娱自乐,非常滋润。

  元旦期间,我接受街道侨联合唱队领队翁先生的诚挚邀请,参加了他们的聚会。经翁先生介绍,此次迎春活动是常春姐主动提出的,并要求聚会表演都要带妆出席,要有漂亮的演出服和绚丽的头饰。到了现场,我一下就被这些老人的精神面貌惊呆了。只见这群六十出头的老人以绚烂的孔雀羽头饰一起随着翩翩舞步向人们招手致意,没有饱经风霜的痕迹,在五颜六色演出服的映衬下,个个精神矍铄,容光焕发。

  常春姐的居家不大,十几平米的客厅被十几个男男女女挤得满满的,但丝毫没有影响老人们享受快乐的心情。常春姐这天格外兴高采烈,特地为自己置办了套沪剧《芦荡火种》阿庆嫂的服饰。蓝底白花的裤褂,透着江南女人的风韵。腰上围着一块土布围裙,一副土生土长在沙家浜的阿庆嫂。

  看到这些无忧无虑的快乐老人,我这个七十岁的老人,被他们深深感染,也想走上去和他们高歌一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写这些老年人的快乐生活,无疑是为告诉我们老年同志,尽管我们已经老了,但是我们仍然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仍然可以活得更快乐一些,更精彩一些,尽情享受生活给我们的快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3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4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专题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公益广告
好一柄大竹枝
人来疯
绿色的诱惑
三阳开泰
阳光灿烂的美国太太
回乡过年
侨眷之乐
弯腰的人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7侨眷之乐 2015-03-14 2 2015年03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