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道布斯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民主政治由于程序公开透明,往往比威权政治更具有迷惑性,似乎腐败、权力斗争都是威权政治的独有现象。
人们往往对威权政治的宫廷争斗剧耳熟能详,却很少能透彻地看到民主政治内在的原罪和背后的各种阴谋。如果说你不想花大量的时间去大学系统地学习政治学原理,又想快速深刻地认识西方民主政治,那么阅读英国人迈克尔·道布斯的《纸牌屋》系列小说无疑是条最佳捷径。
近两年火爆全球的美剧《纸牌屋》正是根据该系列小说改编而成,电视剧虽然跌宕起伏、精彩纷呈,但终究不如小说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就着美剧给我们带来的感官冲击,再温读《纸牌屋》原著,无疑将另有一番惬意和收获。
现代的民主政体都是代议制民主,即选民选代表,代表代替选民参与政治并行使权利,内阁、议会、党派、媒体是民主政治博弈不可或缺的主要力量,在君主立宪制国家,比如英国,还有另一大势力,那就是王室。现实中,民主政治的过程和结果经常与主流民意相距甚远,几乎完全取决于这些力量之间的纵横捭阖,民主政治的权谋也正藏身于此。
在《纸牌屋2:玩转国王》这部小说中,民主式的宫斗戏渐入高潮。主人公弗朗西斯·厄克特替补前任首相上位伊始,迫切希望通过选举巩固权力,压根儿没把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国王放在眼里,用他的话说,“国王‘咬人’的力度还不如一只橡胶鸭子”;而国王也刚加冕不到四个月,他虽然深谙自己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却也不甘心成为弗朗西斯随意摆布的权力木偶。
很快,他们就对对方有了全新的认识。国王想对一些慈善机构发表演讲,倡导关注这个国家的不平等和不公正,而弗朗西斯不允许国王发表这类言论,以免危及自己将要进行的选举,他用王室拨款要挟国王,并修改了国王的演讲稿,而王室则将内幕透露给了媒体,博取了媒体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同时,反对党也乘势借维护国王权威的名义,在下议院对弗朗西斯发难。弗朗西斯有些扛不住舆论和议会的压力,找国王讲和。然而,两人都不愿意做出实质性的退让。国王不甘于当橡皮图章,而弗朗西斯也不能容忍国王到处吸引眼球,双方言辞刻薄犀利,谈话不欢而散。第一轮较量失败之后,弗朗西斯很快找到了打击国王的新着力点,即砍掉国王这棵大树的枝叶——搞臭国王身边的人,从而降低国王在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并最终削减王室的权力,直至迫使国王同意修改宪法。他先是向媒体散布国王的新闻官米克罗夫是同性恋的消息,不料米克罗夫在关键时刻为保护国王主动辞职,首相的计划落空;后又鼓动媒体炒作王妃夏洛特的私生活,眼看国王就要身败名裂之时,不想国王主动提出退位,弗朗西斯的算计再次落空。
在弗朗西斯与国王的斗争过程中,重要议员、媒体大亨、民调分析师、王妃、执政党主席等纷纷参与其间。与美剧过于突出主角弗朗西斯大有不同,小说对每个出场人物的刻画都非常细腻丰满。特别是将国王这个人物描写得格外真实,国王复杂的心理活动、略显羸弱的外表和其给王子的三封书信,都尽显立宪君主的孤独与无奈。
此外,比较而言,美剧上演的是弗朗西斯的独角戏,虽然他也遭遇了一系列障碍和挑战,但他基本属于“见鬼灭鬼、见佛杀佛”的狠角色,从未有过重大失败,即便遭到挫折,也不会流露出丝毫的胆怯;而这本《玩转国王》描述的才是真正的“对手戏”,国王等其他人物绝非等闲之辈,弗朗西斯也不是有着金刚不坏之身的政治动物,他同样会犹豫和怯懦。
本书是小说,却是来源于现实政治生活,它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经意地诠释了民主政治的内在本质和复杂进程。相比之下,一些经典政治学读物的内容和传播效果都显得苍白无力,而新闻片段、回忆录等通常更多展示的是民主政治的结果,是一种说教,而非一种分享。
(来源:新华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