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牛仔,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那一身极具特色的行头——头戴宽沿高顶毡帽,身着牛仔裤、皮上衣或束袖紧身多袋的牛仔服,脚着高筒皮靴,颈围印花大方巾。就牛仔服饰的普及率来看,它已毫不夸张地成为一种世界文化,流行了一百多年的牛仔文化有着怎样的源起呢?
牛仔,即英语“cowboy”,是指19世纪中叶,随着以得克萨斯州为中心的美国西部大平原牧牛业的兴旺发达而产生的一大批以在西部牧牛和长途赶牛贩卖到美国各地为职业的人们。伴随着西进运动,美国西部大平原上的畜牧业蓬勃发展,南北战争后的20年间,西部畜牧业盛极一时,一个辽阔的“畜牧王国”迅速崛起。牛仔,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个王国的主人和时代的主角。牛仔在美国西部开发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也给此后的美利坚民族特性与文化打上了深深的印记。
作为牛仔标志性服饰的牛仔裤诞生于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西部,它的最初用途是西部淘金工人的工作服,它的始创者是来旧金山淘金的巴伐利亚商人利维·施特劳斯。他用粗帆布经过一番精心设计后创造了这种劳动用裤,当时称之为“齐腰工装裤”。它的牢固耐穿、穿着美观等优点得到了牛仔们的青睐,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标志,最后更以他们来命名为牛仔裤。
牛仔裤时尚折射出许多美国文化特性。作为劳动用裤的牛仔裤体现的是实用性,正如美国文化所追求的实用主义,同时,与牛仔传奇生涯相联系的牛仔裤也被视为美国自由主义和冒险精神的象征。最初,牛仔裤是男性的专利,但现在牛仔裤早已在女性服饰中普及,它的着装观念、着装方式已经中性化,超越了性别差异。牛仔裤始料不及地触发了美国文化中的一面——女性穿着观念改变了,甚至带动了女权思想的解放,穿着牛仔裤成为追求独立、平等、自由、勇敢、自信的一种标志。有学者评价说:“牛仔裤填平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界限。”牛仔裤是西部牛仔给予美国文化的一份意外礼物。
如今大众文化领域的牛仔情结已远不止牛仔裤,还渗透到音乐、电影、小说、漫画等。美国乡村音乐是最具美国本土特色的音乐体系,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度较广。“牛仔圣歌”是美国乡村音乐的主要源泉之一,它是长途贩运中,牛仔为了让牛群晚上保持安静,以防炸群而边执勤边哼唱的歌曲或口哨,自编的歌词涉及牛仔生活的各个方面。“牛仔圣歌”被吸收进入民间音乐,逐步发展出了著名的美国乡村音乐,成为今天一个重要的音乐元素。
美国西部牛仔书写了一部战天斗地、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个人奋斗史和美国边疆开拓史。当他们策马狂奔,消失于历史视野之时,牛仔式的精神内涵、行为模式、处世哲学已深深融入大众文化中得以延续。
(上海电力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