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四届“杨浦好儿女”荣誉称号获得者

  景在平 血管外科领军人募款救病心

  景在平教授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上海市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全军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获评感动上海十大人物。他坚持创新为魂,创新医学与人文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科学与文化相结合的三结合理念,通过创学科、创旗帜、创技术,创道路、创模式,奠定了中国腔内血管学的基础。他通过国内贷款,国际筹款,书画募款长期爱心救助主动脉夹层和动脉瘤患者,他以一腔大爱挥动笔墨,义卖自创的生命画派书画作品,为心脏主动脉瓣膜狭窄患者募集善款,亲自主刀,以创新的微创技术和自创的书画艺术两份心血拯救了患者一颗心脏。颈椎压弯了,即使像刀割剑刺般的病痛,他依然坚守在患者的身旁,用大爱写就了杨浦好儿女的人生传奇。

  谢吉华 敢为人先 诠释创新的力量

  谢吉华现任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总裁,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时还担任中国高新区协会创业中心专委会副主委等职务。自2001年担任杨浦创业中心总经理以来,谢吉华带领团队不断改革创新,使创业中心管理的孵化面积从6000平米发展到近100万平米,资产总值由4500万增长到近30亿元,成为上海市资产规模最大、服务功能最完善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探索走出了一条“公益与效益”相结合,具有杨浦特色的孵化器可持续发展道路。多年来,他积极进取,为孵化行业树立了诸如“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孵化体系、全国五大孵化模式之一的“杨浦模式”等行业标杆,也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2014年,他顺应时势,前瞻性地在杨浦提出了“中央创新区”的战略构想,为科技创新事业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盛叶青 为精神病人撑起“监护伞 ”

  盛叶青,平凉物业公司一名普通的小区经理,18年来,她坚持用心温暖着弱者,向病退职工、精神病人喻方鼎伸出援助之手、撑起关爱之伞、。1992年7月,喻方鼎进入上海市第一精神病院治疗,一住就是五年多,他无亲无故,也没有监护人,刚成为公司工会委员的盛叶青主动与喻方鼎结对,作为共产党员的她,代表单位担负起了喻方鼎长期监护的重任。18年来,她奔波在探望的路上,为病人动迁、其母入穴安葬耗尽心血;18年来,哪怕病人要吃一个嘉兴肉粽,她也托友从原产地带回;18年来,尽管家人起初不理解,她坚持行动来温暖病人、感化家人,渐渐地家人也被她所带动,转而理解支持她的这一善举……

  马俊婷 创业表率 公益先锋

  居住在大桥街道的马俊婷是一位创业表率、公益先锋。大学毕业后创业,在社会服务领域大胆创新和实践,提出“融文化”服务理念,发挥在艺术、体育方面的特长,开展助学、帮扶、为老等社会服务,累积服务超过30多万人次,让社会组织服务效能优化,还多次执裁国际赛事。其社会组织获上海市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估AAAA级,本人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全国十佳青年创业之星、上海十大微型创业新秀、上海青年五四奖章、上海世博工作优秀个人、上海世博会优秀志愿者、上海市劳动模范、杨浦区拔尖人才等荣誉,并当选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代表、团中央十七大代表、上海市第十届党代会代表、全国青联委员。

  金海波 百姓身边的好交警

  金海波是杨浦交警五中队“肖玉泉岗组”组长,他爱岗敬业、业精技强,将研究心得融入工作实践,妥善处置各类车辆事故纠纷,多次查获假冒、伪造牌号车辆等违法行为;他贴近群众、勤于钻研,创新工作方法,提出“公园3000小区停车指南”、“长海医院门前港湾式停车治堵”等“金点子”20多条,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停车、出行的安全便捷;他柔性管理、赢得尊重,在执法中做到换位思考,坚持以理服人,用真诚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用文明的力量维护法律的尊严与权威,营造社会和谐氛围;他传承荣耀、一心为民,当年肖玉泉在执勤时偶遇身患残疾的陈爱琳母女,结对帮困,成为佳话。金海波和中队民警接过他的爱心接力棒,14年来坚持照顾、帮助母女二人,成就一段感人故事。

  张贤臣 让特殊学子的梦想照进现实

  他是市优秀青年教师后备、市名师后备、区语文学科带头人;获得过市“慈善之星”、市“智力助残”十佳优秀志愿者、市青年五四奖章、市园丁奖、区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等荣誉……他就是来自东辽阳中学的张贤臣。

  他是教师,廿余载立足讲台,因材施教,桃李满园。他也是志愿者,十四年如一日,热心公益,在“兴家”辅导学校义务为残障家庭、特困家庭子女补习,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2001年,从安徽来到杨浦这片热土上,他以上进与勤奋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教导主任、副校长直至校长。他与他的团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锐意实践“融入教育”,随迁子女以自信惊艳亮相中央电视台,学校成功举办全国第六届农民工子女教育研讨会,并成为杨浦区新优质学校。扎根杨浦,他以责任展现新杨浦人风采;潜心育人,他用行动让更多学子收获成功!

  王永镇 汇聚点滴正能量 人人都能当“超人”

  王永镇,是以“崇义友善、见义勇为”为座右铭的80后“反扒高手”,他长期坚持公益事业、创立上海首家民间公益应急支援团队和上海民安防灾减灾志愿服务中心,拥有红十字现场中级急救员和中级消防管理员等资质。从勇擒小偷、勇斗飞车抢包歹徒,到义救交通事故伤员、长途奔袭揪出肇事者,王永镇把见义勇为变成了习惯,反扒反盗93次、消防救助61次、医疗救助124次。“11·15”胶州路大火,他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无数次进出火灾现场,连续救援7个多小时,并与消防战士一起从大楼地下室中解救出四名受困人员。他以实际行动践行崇义友善,传递正能量,荣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学习和掌握各类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正成为协助维护城市安全的“超人”。

  李军 贤妻良母好媳妇 孝亲敬老人人夸

  住在益民小区的李军是一名志愿者,热心社区事务、帮助他人,邻里都称呼她为“李医生”,但李军更为人所称赞的是,她是一位好妻子,好媳妇。李军的丈夫在孩子2岁时,因工伤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李军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毫无怨言。她对丈夫说:“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在一起,就是家。”前年,风雨同舟的丈夫还是离开了她,她悲痛,但又马上振作,因为她还有85岁高龄的婆婆要照顾,还有女儿,还有这个家要她支撑。面对生活的压力和重担,婆媳俩互相照顾,共同撑起这个家。世博会,李军推着轮椅,给婆婆耐心解说,别人夸这个女儿孝顺,婆婆开心地说:“这是我儿媳妇。”婆婆住院,李军夜夜陪护、平日里有什么好的都是先给婆婆,还给她讲新闻,逗她开心。还教育女儿要孝顺长辈,婆婆逢人便称她是一个孝敬的好媳妇。

  朱磊 扎根社区 甘当健康“守门人”

  朱磊,中共党员、硕士,平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明园村团队长,住院医师规培基地带教老师。朱磊的“渗透式健康管理”理念,如春风细雨般渗透到居民心里,多年来为病人解疾祛病,排忧解难。她大胆创新工作方法,以“糖尿病血糖监测曲线图”、“转诊服务先遣法”等贴近式服务,为居民提供全程、连续、主动服务。在社区居民“小朱比我儿子还亲!”“我90岁的婆婆每周最盼星期二,朱医生要上门访视。”“小朱本事大的,几种药搭配,调整几次,现在血压平稳多了!”等诸多赞誉声下,朱磊于2014年荣获第二届“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称号,2015年荣获2010-2014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宋飞飞 平心扫出一片天

  宋飞飞,拥有法律系本科学历的青年党员,家有贤妻从事金融工作,而他却甘心低下头,拿起手中的扫帚,八年光阴奋战在环卫一线,用滴滴汗水清扫出整洁的道路环境。宋飞飞是一名回沪知青子女,工作中他敢于创新,2008年雪灾,他自创了“木板铲雪法”,在冰天雪地中为骑车的行人开辟安全之路;他对待工作认真尽责,从一名基层的清道工做起,直至担任清运班副班长以来,除了坚持清晨五点上岗,每天下午和晚上还穿梭在殷行各小区巡视;他待人真诚,鼓励单位新进员工从点滴的市容面貌改善中找到职业的归属感与成就感;他乐于助人,协助居委会清除卫生死角,帮助外籍企业经理在垃圾山海中找回遗失物品。面对许多对他这样一个拥有高学历却从事环卫工作的选择不理解和冷嘲热讽,他都是一笑置之,用实际行动传递社会的正能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专题
   第06版:评论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传家风 共圆梦
第四届“杨浦好儿女”荣誉称号获得者
第四届“杨浦好儿女”提名奖获得者
杨浦时报专题04第四届“杨浦好儿女”荣誉称号获得者 2015-09-15 2 2015年09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