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一些干部的“从吾所好”看,大有归隐放舟、懒政怠政的架势,试图以此来蒙混度日,乃是为官不为的新变种,实质上是作风建设从严要求下的一种“软抵抗”。为文必在经国之间,所忧无不关乎民生,中国古代士大夫尚有这样的抱负,当今领导干部理应有更高要求,将兴趣爱好用于涵养党性、砥砺心性、滋润德性,达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境界,恪守大道,为百姓夙兴夜寐,激情工作。
光明日报:驱霾不能靠风,要动员微观治理主体
在生态包袱已成事实的情况下,环境治理必须政府与社会联动。如果说,伴随着严重雾霾和生态失衡,生态问责的舆论趋势已经形成,“谁污染谁买单”的环境伦理概念已经普及,那么,现在必须在批评的基础上进入建设性环节,推广业已成熟的生态产业模式、普及新的专利技术、广泛动员微观意义上的治理主体。相对于责任分析、价值分析,每呼吸一口气就要带进肺泡数以百万计雾霾颗粒的现实,更需要以实对实的操作方法。
长江日报:“缺少担当”击中“急救门”要害
履行“责任担当”莫忘生命至上。在现实生活中,“责任缺位”的情形或往往与死扣制度规定、纠结利益考量等不无关联。呵护生命是制度制定与服务收费的原始初衷。“以人为本”是要体现于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只有真正树立起生命至上的经营理念,才能让服务行业的“责任担当”充分接地气,具有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