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从浦东搬回杨浦,有幸与水为伴。东走马塘的中农新村桥,是我早上买菜必经之路。6车道大桥气势豪迈,桥下河道的堤岸用花岗石块砌筑而成,岸上清一色方身圆头的石柱,两岸绿树成荫,水色却与我在乡野垂钓时见到的不一样,像有着重重的心事。
桥侧岸边立着一块金属河牌,蓝底白字写着:东走马塘。桥的另一端当时还立着一块长方的大木牌,也是蓝底白字,上面写着——《江湾里志》称:走马塘为吴越王钱所开通,赐名“钱溪”。宋朝韩世忠屯兵江湾大场一带,战马奔走越溪塘岸,故而俗名走马塘。
这是一条不寻常的河呢,它牵着几千年前的吴越、牵着800年前的南宋。古人去远,然而当年巡视河塘、保家卫国的铿锵马蹄声,依然回响在岁月的风风雨雨中。
远古的走马塘是一直西达嘉定的封浜,中间一部分几百年来因淤积而填平,东面剩下的一段就叫东走马塘,是杨浦区三大河道之一,它在军工路处与虬江汇合后,一起注入黄埔江。
十年来,这条河活得很艰难,不断地整治,又不断被污染。冬春季节水质好的时候还看得过去,夏秋季节会见到河底泛起的污块气泡在水面扩散,东一团、西一团,尤其是梅雨季节。那阴郁深沉的水色正是它的重重心事!当它与同为黑臭河道的虬江一起投入黄埔江时,灰头土脸去见自己的母亲,自惭形秽啊。
上善若水。2016年11月29日上午,杨浦区打响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区领导分别担任“河长”。河长挂帅,立下军令状。
只见,河道两岸沿线拆违,建成休闲绿地,沿河污染源一一清查切断。一艘艘驳船装走了百年的黑臭淤泥。工人们还在河边建造了一方方水床,种植了各种喜水的花草,安装了喷水装置曝气曝氧,建立起怡人的水生态的环境。一条清明而充满活力的东走马塘终于眉开眼笑了,欢快地向母亲河怀里流去。
2018年元旦那天,我看到有两位垂钓爱好者在桥边钓上来活蹦乱跳的鲫鱼,我知道这水能养得住鱼了。不过,作为垂钓爱好者的我,还是劝告不要在此垂钓,这刚刚建立起来的水生态系统还很脆弱。河水清澈,河景如画,这其中有着多少心血和热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