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当时孩子十分痛苦,就在我们全家焦急万分的时候,来自上海的曹竣植医生说他们可以试试,让我们有了希望。”7月7日,冷女士向杨浦区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曹竣植表达了感激之情。
事情得从6天前说起。
7月1日下午,冷女士带着哭闹的女儿,在道真自治县人民医院门诊大厅惊慌失措地徘徊。原来,3岁的女儿小伍在玩耍时误食了2枚5厘米左右的金属发夹。而且,据冷女士回忆,2枚发夹尾部还互相紧扣。
经过X片检查后发现,2枚发夹位于孩子的食管上段,如发夹在患儿体内嵌顿时间过长,极易损伤食道导致穿孔。此外,发夹随时有可能随着吞咽掉入孩子的胃腔及小肠。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患儿要承受的痛苦、治疗费用都将大大增加。
孩子的爸爸在外务工,一个人带着小伍来到医院的冷女士急得六神无主,十分焦躁。由于县医院从未开展过此类食道异物取出术,冷女士就想把女儿送往重庆进行进一步治疗。
正在县医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杨浦区中心医院医生曹竣植听说这个情况后,当机立断找到孩子母亲,与其沟通,建议通过急诊胃镜取出发夹。“小儿食道异物的发病率较高,以前当地居民遇到类似的疾病,一般都要转入重庆或者遵义的上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但当时孩子的情况紧急,转院路上起码要耗费3小时,这样不仅耗时耗力,还会大大增加食道穿孔的风险。我就跟家属说,希望她能相信医院,相信上海。”曹竣植告诉记者。
最终,在医院儿科、麻醉科、消化内科等科室的多方协同下,曹竣植成功将小伍误食的发夹取出。这是道真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的首例3岁患儿食道异物取出术。
去年10月,曹竣植作为杨浦区对口支援贵州省遵义市的医生,来到道真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他发现,该院由于开展胃镜肠镜的时间不长,大多以检查和诊断为主,医生的操作技巧和经验相对不足,更别说开展14岁以下患儿的食管异物取出了。“到岗后,我主要是把上海的经验和技术带给边远山区的同事,同时帮助他们提高当地医院治病救人的水平。目前,已带领他们学习了内镜检查和一些实用的内镜治疗技术,比如胃肠息肉的治疗、内镜下的止血术等。”
据了解,2019年,杨浦共派出6批医疗专家团队33位医护人员分赴滇、黔、藏三地开展医疗帮扶工作。医疗队为当地医院共新建临床专科1个,新适宜技术27个,开展新项目10个;全院范围授课65次,科内小讲课264余次,手术示教150次,教学查房80次,培训医务人员1532人次。
医疗队共为当地群众开展门急诊诊疗4005人次,实施手术(麻醉)469例,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236人次,组织义诊2148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