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蔬菜、肉类、米面等都是居民餐桌上的必备品。打防疫硬仗的同时,居民日常生活物资的供给也十分关键。杨浦如何打好“保供之战”,尽最大努力让居民群众拎稳“菜篮子”,确保生活物资“买得到、拿得到、不断档”?
■记者 高靓 汤顺佳 成佳佳 窦雨琪
平价菜、平价肉不断供——让居民在菜场、在家门口都能买到放心菜
青菜每斤2.1元、大白菜每斤1.2元、生菜每斤3.8元、土豆每斤1.3元、白萝卜每斤0.7元……
3月27日,市京菜市场的经营户开摊率为90%。记者在市场内的平价菜专柜看到,多款平价蔬菜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工作人员不断将新鲜蔬菜摆上摊位。
受疫情影响,有市民反映蔬菜、肉类等价格有所波动,为此,杨浦区商务委、杨浦区商贸集团立即与多家供应商对接,迅速组织货源,协调区内各菜市场进一步做好平价菜专柜供应,“全区共有31个平价蔬菜专柜,20个平价肉专柜,我们也在督促各正常营业的菜市场,确保平价专柜不停运。与此同时,对平价菜专柜开展延时服务,保证平价菜供应不断档、不脱销,进一步满足市民需求。”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说。
积极对接本地批发市场,多渠道协调各供应基地对农贸市场、商超加大备货力度;大力促进跨省调配,对接安徽、山东等周边省市相关农产品生产基地,研究具体落实方案、协商货源直供事宜……据了解,目前,在区商务委的组织下,区内各菜市场的货源得到了有效保障。“在区商务委的帮助下,我们与奉贤区青村镇种植合作社进行了对接,做好货源直供,并发挥自身优势,拓宽进货渠道。”乐家福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3月26日,已调集菜品近45000斤,且趋于平价。
此外,杨浦还以“平价流动菜车”的方式为社区居民“送菜上门”。
近日,记者来到鞍山、靖宇等几个菜市场点位,看到许多“流动菜车”,它们推出ABC三类“蔬菜套餐”,每份40元,居民扫码后即可拿走。
针对出门买菜有困难的群体,阳普菜市场公司还会送菜到社区,“我们连夜组建了志愿者队伍,约五十余人,深入一线做好疫情防控,并将蔬菜上门派送给有需要的居民。”上海阳普菜市场市场综合管理部经理肖军告诉记者。
下一步,杨浦将继续稳菜价、保供应,商贸集团也将不断丰富平价蔬菜包的套餐种类,以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各大商超积极备货,守护“菜篮子”——线上线下协同响应,提升配送效率
在大润发长阳店,果蔬、肉类、速食等种类齐全,不少市民正在选购,一旁的工作人员不断往货架上“补货”。
作为上海市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企业,面对疫情,大润发长阳店第一时间启动物资保障应急预案,并紧急调配物资、安排供应商连夜送货。“目前店内大米类囤货约60吨,每日各类禽肉类、蔬菜类到货约5吨,速食品类囤货量也较之前增加了不少,可保障供应。与此同时,门店也加强了对禽肉类、蔬菜类商品的查验工作。店内所销售的防护用品在不涨价的基础上也尽最大努力保障供应。”大润发长阳店经理郭儒卿告诉记者,目前门店仍在积极调动所有可调动人力,为辖区居民在线上购买的物资做好配送服务,每日约配送3000多单。
记者了解到,自3月23日起,大润发长阳店线上平台已推出3款“保供套餐”,每款套餐都包含了多款肉类和蔬菜。3月24日起,大润发长阳店推出集中配送服务,缓解封控小区的“买菜难”。
在位于隆昌路的永辉超市,市民需在测量体温、出示核酸检测报告以及健康码,经过两道检查后方可进入。超市内同样商品齐全,货物充足。“目前我们超市果蔬、肉类、米面粮油都有,价格也很稳定,各类商品供应都比较充足。”永辉超市上海隆昌店店长刘善传告诉记者,永辉上海近期的供应量为此前的两倍左右,蔬菜每日近200吨、水果100吨、猪肉35吨、米面45吨、鸡蛋20吨,整体供给保持平稳。
刘善传表示,目前,住在附近的居民可通过永辉生活APP、小程序,或外卖平台线上购买门店的商品;同时针对一些封闭小区,门店推出了“保供套餐”,在小区门口设立专门配送点,实现集中配送,极大提升了配送效率。此外,通过社区群、粉丝群,门店工作人员可与顾客实时在线互动,第一时间协同线上线下响应,满足市民需求。
睦邻小厨24小时接单送餐——老人和一线防疫人员均可下单
“孙阿姨您好,您的餐来了!”
中午十一点,家住定海路社区的孙阿姨和老伴收到了午餐。前阵子,作为家中烧饭主力军的孙阿姨不慎摔伤手臂,无法下厨,加上疫情影响,老两口的一日三餐成为难题。好在,听说杨浦睦邻小厨的午餐配送服务仍在继续,他们赶紧预订了一个月的量。
“因为我老公腿脚不好,行走不便,家里就没人做饭了。没想到疫情期间,他们也能坚持送饭,每天定时送上门,真的及时解决了我们最大的困难。”孙阿姨告诉记者,“又实惠又干净又放心。”
记者了解到,疫情期间,很多习惯在睦邻小厨堂食或自主买菜烧饭的老人,都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选择了闭门宅家。为此,运和源中央厨房承接了不少临时新增的居民订单,保障这些老人的日常用餐。此外,工作人员还与许多老人所在的社区沟通对接,让符合防疫要求的配送员能够出入小区楼栋,为老人送餐上门。
当天的配送员张世峰告诉记者,出于防疫考虑,一些老人也会要求他们将饭放在家门口,之后再自行取用。此外,公司对配送员的自我防疫工作有很高要求。“公司给我们配备了一次性口罩、一次性手套和消毒液,要求我们每天上路必须全程戴好口罩、手套,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我们每天需提交随申码截图,公司还会组织每两天做一次核酸检测,报告为阴性才能上岗。”
就在同一小区的睦邻中心门口,另一辆配餐货车停了下来。两位工作人员抬起一箱满满的盒饭,送到了三楼办公区。原来,作为睦邻小厨主要供餐方之一的运和源中央厨房自3月起承接社区防疫工作者的订单,套餐种类多样,且一日三餐均可预订。
戴秀芳是该小区一线志愿者,每天,她在睦邻中心负责接收午餐。“中央厨房配送的这些餐食,我们志愿者吃了以后都很满意,又不耽误工作,到点就送到了,因此我们每天早中晚三餐都会预订。一般午饭在中午十一点送到,晚饭在下午四点半送达。”
目前,运和源中央厨房内已加派人手,制作、配送老人餐和防疫工作者的工作餐,保证每天为订餐者提供热腾腾的营养餐食。运和源健康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红贞说:“我们在这次抗疫过程中,承接了防疫一线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配餐、送餐的任务,24小时接单,每天按照各点位的不同需求进行配送。目前,老人餐一般是让老人提前一天登记告知,而防疫人员突发情况多,因此只要当天提前四小时预订,我们就能及时把餐点送到。”
据悉,目前睦邻小厨的送餐服务面向60周岁以上老人开放,有需要的居民可向所在居委会报名。
左手生鲜蔬菜,右手日用百货——大数据分析让智慧物流更精准
市民李先生近期居家办公,一大早他便在京东到家平台上下单了一大波生鲜蔬菜和各种日用品。
此时达达快送骑士张师傅即将送达一单订单,系统自动识别到张师傅行进的路线与前往李先生下单超市的路线一致,张师傅接到李先生的订单后,随即赶到沃尔玛超市,商超拣货员已经将十多种生鲜蔬菜和日用品分拣完成。张师傅核对订单后,将几十斤的商品塞到配送箱中,沿着达达快送智慧物流系统规划的最优配送路径,仅用时15分钟,张师傅就“左手生鲜蔬菜、右手日用品”,将订单送到了李先生手中。
近来,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线上采购生活物资、送货到家的方式,这也导致部分即时零售平台订单激增。
面对这种情况,达达集团旗下即时零售平台京东到家为超市、生鲜等重点保供商家提供一对一运营沟通服务,每天实时跟进,针对销售、履约、用户体验等重要指标,给予针对性指导和提升建议,督促商家确保供给充足、价格稳定、配送高效、售后及时。
京东到家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疫情期间民生必需品类尤其是生鲜需求激增、销量波动大的情况,京东到家通过平台销售数据智能分析,给予商家进货品类和备货数量建议,细化到门店级别,尽量让用户足不出户买够生活所用,也让商家降低生鲜等备货损耗。
而在即时配送端,达达集团旗下达达快送通过对智慧物流系统和苍穹大数据平台的持续升级应用,不断优化智能路径规划、智能订单合并等功能,在疫情期间进一步提升骑士配送效率,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达达快送相关负责人表示,达达快送始终以提升服务水平为目标,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服务升级,让广大用户体验安全、快捷的即时配送服务。达达自主研发的方舟监控系统、星空预警系统、仿真模拟系统等形成了一套高效的智慧物流系统,基于海量数据沉淀,可以支持运力模式的最佳匹配、订单量的预估、订单自动派发和合并、配送路径实时智能规划、送达时间预估、AI自动定价以及订单全链路的实时追踪,让配送更精准、骑士工作更方便高效。
此外,达达快送无人配送开放平台也参与了此次“保供战”,通过在公开路段和商超场景下开展无人配送服务,应对订单激增、运力紧张所带来的防疫挑战,由工作人员在配送点进行取货,全程隔绝人员接触,降低潜在感染风险。此外,商家也特别安排了专人每日负责对无人配送车进行多次消毒,全面保障配送安全。
本版部分图片由相关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