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深耕细作,五年春华秋实。在杨浦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上海市残联的指导下,杨浦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可喜的成绩,残疾人民生保障、康复救助、助残服务、人文环境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广大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杨浦5家单位和7名个人先后荣获全国、市级助残先进称号。
残疾人生活 实现新改善
五年来,坚持同步推进残疾人民生保障与品质生活,17.3万人次享受到“两项补贴”“交通补贴”福利及助医、助困、助学、助行帮困救助,4.2万人次享受到健康体检、体质健康测试、无障碍设施改造等关爱实事工程。365名残疾人实现社会就业。开展“一江一河”滨水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区创建,打造开放、创新、包容的滨江“高品质生活区”。
康复体系建设
实现新升级
启用第一康复医院控江院区为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挂牌建成12个街道残疾人示范型社区康复分中心,依托区中心医院、区精神卫生中心、区残疾人养护中心、家庭医生工作站等,多点承担早期康复治疗、运动损伤、残疾预防工作,形成“1+12+X”康复服务网络。建立区康复信息区域管理平台,用大数据“智慧”赋能残疾人康复,实现精准康复。
助残综合服务水平 实现新提升
五年来,建成6家残障人士运动康复康健苑,建立区残疾人文创基地、非遗基地,定海、延吉、殷行“阳光之家”经市残联规范化建设管理星级评定为五星,为残疾人营造一个个温馨的“家”。残保金申报、残疾人交通补贴申请等51项残疾人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残疾评定实现“跨省通办”,助残服务迭代升级,让残疾人更有便捷感。
助残人文环境 实现新发展
五年来,广泛开展“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主题宣传,举办残健融合滨江健步走、“爱在上海”运动会、区残联吉祥物“阳宝”首秀等活动,创编残疾人励志闪唱《我和我的祖国》,拍摄“大杨浦,小故事”残疾人励志故事,设计开展系列“云”上直播分享活动,累计万余名残疾人参与互动,营造了扶残助残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