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时只道是寻常

  ■陈茂生 文

  年初儿子家购车了,于是便到小区物业登记一个“亲情车牌”,以后驾车来探访能省几块钱停车费。一打听,所需材料不多,持房产证、车辆行驶证及直系亲属关系证明,即可。

  房产证好办,行驶证没问题。不曾想,自以为最“硬档”的“直系亲属关系证明”难度最大。原来的老户口本上有儿子报户口和迁出记录,自然是最好的证明,但换发新户口本后已没有他的丁点记录。

  儿子出生时医院有个出生证明,上面有他第一次踏入世界时的蓝色足印,一直锁在抽屉里视作最高神圣。但几十年间几次搬家,不知搁在哪个旮旯“珍藏”着。翻遍各处,累得腰酸背痛却一无所获,只能黯然给儿子打电话:“现在已没有证明你就是这个家的儿子了,要么去做个DNA?”

  郁闷中,电光火石一闪:那本已退出历史的“独生子女证”不是有同等证明力?于是,打起精神再次投入“翻箱倒柜”,果然在一大堆陈年纸片里找到那个红塑料封面小本子。打开看看,那张憨态大头照就是我儿。

  物业认可,顺利办妥;回家路上思忖:“放放好,以后说不定还要用。”那个抽屉里几大包买房、卖房、装修、看病、还贷的文件、便条、收据,看着觉得烦但又不敢扔,那本“独生子女证”妥妥地放在那一堆中。

  如今手机绑定了银行卡,刷脸购物或手机密码支付,一声“滋溜”提货走人,潇洒得很。屏幕上常有“温馨提示”:“您的密码不够安全,请及时更新。”于是在键盘上把几个数字、字母,刻意地大小写、换前换后地绕来绕去,设置成功,好生得意。

  却不知原先的银行密码在逐步模糊。到银行兑换纪念币必须用现金,站在ATM机前很是忐忑:上一次用这玩意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心里盘算着“密码是第一次期待大发的几个8,是第二次更吉利的几个6?还是……”

  原以为脑子煞清,铭心刻骨,天知地知自知的密码,此时却像初春的柳絮飘忽不定。四次试错,第五次再错就要“锁卡”了,惶惶一摁“确认”键,沉默的点钞机“嗡嗡”作响,不禁额手称庆:“终于蒙对了。”

  但不敢保证下次能再次蒙对,一咬牙一跺脚,将密码写在纸上当作备忘,只是如此不仅有为虎作伥、递刀子嫌疑,而且象征着甘拜下风、自愿认输。

  很多年前,工作之余上课学习,费尽心力拿到几本文凭及获奖、职称证书,视作立身之本。眼下虽然肯定没扔,却也不知龟缩在哪个角落“冷宫”。以后机缘巧合需要装点门面了,肯定又是一阵手忙脚乱。虽然每一次忙乱后都下决心“放放好、记记牢”但每次都是放放好又忘掉。

  想想也好,闲云野鹤时这么一阵忙乱也是回望曾经倥偬时光,“逼迫”自己发掘过往记忆,想想曾经熬过的岁月,关注可能遗忘的细节,得意处还能偷偷给自己点个赞。

  时光荏苒,有些事“当时只道是寻常”,却成了最容易“掉链子”的一环,可能这就是平常生活的难免之“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当时只道是寻常
感受朗读
杨浦滨江
茶联的联想
人散曲未终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当时只道是寻常 2023-07-11 2 2023年07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