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风话题
我的精神支柱

  ■郭光林  文

  我的父亲郭鑫川。我对父亲的印象是极其模糊的,在我七岁那年,父亲因患疾病离开了我们。但有一件小事,让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刚上小学那年,父亲已在家养病了。我上小学的年代,正是十年文革时期,我们那时还盛行“小小班”这类课外组织,所谓“小小班”即是住在附近的几个同学在一起做做作业,相互交流交流。那时,作业并不繁重,其实同学们在一起还是玩耍的时间多一些。但老师还是不放心我们这些孩子,时常会来居民区“侦察”一番,了解我们的真实情况。

  那天,小学班主任张湘珠老师突然来“侦察”了,我在同学口中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像只小兔子逃回了家中,端出小板凳,装模做样地端坐在门口做起了作业。张老师正好路过我家门口,看见我在认真做作业,马上对我进行了表扬。我听了老师的赞扬,心里甜滋滋的,还有几分得意。

  想不到,父亲闻声走出家门,马上揭穿了我,他对老师说:“刚才还在外面白相,他在做样子给您看!”被父亲揭发,我羞愧得恨不得钻入地缝中去。想当年,心里多少有些记恨父亲。但随着年岁增长,我终于领悟,“做人要真,不要假”是父亲对我最后的教育。

  我的另一位亲人,我的大哥郭光海。说实在,我对大哥的印象也不是十分深刻,一则是因为,他高中毕业就去了农场工作,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才回沪。二则是因为我和大哥都属于性格比较内向的人,所以交流就少了许多。可就在他生命走向倒计时的三个月里,一件小事,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回忆。

  2006年4月份,对我家而言,是一个黑色的四月,大哥拿到了肝癌晚期的医疗诊断书,得知这个噩耗,我感觉天要塌下来般难受。

  大哥感到自己留在人世的时间不多了,他要亲自到宝山吴淞地区去办一件事情。我们兄弟几个不放心,于是,我陪同他一起前往。当时,我提出要坐出租车去,被大哥严词拒绝了,大哥说:“这太浪费钱了!”等办完事情,我再次要求打的回家,又一次遭到了大哥的回绝。

  无奈,我只能陪着大哥坐公交车回家。上了公交车后,车厢内非常拥挤,为了不伤害大哥自尊,我轻声与乘客商量让个座位给大哥坐。不料我的行为立即被大哥发觉了,他阻止我说:“人不能太自私,人家也很吃力,也要坐在座位上的。”就这样大哥拖着病体,站了将近一个小时,才下了车。

  大哥确实是个很好的人,即使在如此的情况下,还是替别人着想。

  我很怀旧,有时在与老邻居或老同学交流时,时常有意识地探问一下他们对我父亲和大哥的印象,几乎所有的人都说:“你的父亲和大哥人很好!”在近期的一次聚餐时,我的一位小学同学,也是我家的旧邻居,他谈起大哥便说:“侬大阿哥,我是很佩服伊格!”

  真诚,善良,是我父亲和大哥的共同特点。其实,他们是非常普通的人,也都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以自己的踏实和善心,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以人性的光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他们是我的精神支柱,让我相信真诚善良终将战胜邪恶虚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3版:时报周末·图说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专题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公益广告
我的安图中学
做人家
勇敢者运动,叼羊
抄写语录往事
蝉声
我的精神支柱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7我的精神支柱 2014-08-16 2 2014年08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