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民生·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白228街坊征收工作完美收官

  ■记者 郑潇萌 朱良城 文/摄

  本报讯7月5日上午10点半,长白一村191号的姜阿姨一家欢欢喜喜地将打包好的行李装车,搬进附近内江路的房子暂住,只等钥匙到手就能住上翘首期盼的新房子开始新生活。当天下午,随着最后两户居民的搬离,至此,长白228街坊所有居民一致通过意见征询,完成正式签约,集体搬迁完毕,历时4个月的征收工作完美收官。(相关报道刊第4、5版)

  一鼓作气,实现三个100%

  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位于敦化路长白路,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占地面积约4780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9245平方米,共有居民524户。2002年,被列入上海市“两万户”旧区改造后,成功征收206户,但由于各方面原因,2005年8月动迁工作中止。2011年7月,因危房改造又协商搬迁了80户。时至今日,长白228街坊还剩16栋33个门牌号,238产,360户居民。

  房屋面积小,人口多,环境差……停滞征收后的每一天,长白228街坊的居民们都在盼望征收,迫切希望能够住上设施齐全的新房。为了早日圆居民们的搬迁梦,杨浦区政府及长白新村街道积极搭建平台,筹措资金和房源,做足了准备工作。

  3月21日,长白228街坊的整体协商征收工作正式启动。

  作为上海市城市更新试点项目,杨浦区政府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决定采用“3个100%”的新形式进行长白228街坊的整体协商搬迁。“3个100%”即居民意愿征询同意率达到100%,居民签约率达到100%,居民搬迁交房率达到100%。根据征收规则,如果三个环节中任意一个未能达到100%通过率,整体协商征收工作都将终止。这对征收工作组和居民来说是极大的挑战。

  征收工作启动之初,长白新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就成立了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和主任担任组长,并组建了5个由处级领导、科长、街道征收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驻守基地一线办公,配合第一征收事务所的经办人摸清家底、宣传政策、做好居民思想工作。先后召开党员骨干、居民代表大会9次,悬挂150条横幅、张贴360张告知书,基地54名党员也全部亮明身份,带头支持征收工作。

  在228街坊居民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第一个100%(意愿征询)从4月21日至4月28日全部完成,比预定时间提前了5天;第二个100%(正式签约)从6月1日至6月15日全部完成,比预定时间提前了15天;第三个100%(搬迁交房)7月5日全部完成。

  厘清旧账,先拆违后搬迁

  要迈开征收步伐,必须先厘清旧账。

  由于长期停滞,长白228街坊出现了大量违建和强占房,只有先解决这些旧账才能推进征收工作的进行。为了不影响总体进度,长白新村街道要求在3月1日至7日内拆除所有违建。长白一村、长白路第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芳在与居民协商拆违的过程中付出了许多努力。

  3月1日一早,由长白新村街道、城管、公安等5个部门组成的拆违组全部到位,但第一户的拆违就遇阻了。5间共70余平方米的违建中,户主不但在内堆满了杂物,还养起了鸡鸭。拆违组被拦在屋前不让进场,李芳苦口婆心地做户主思想工作,好话说尽就是说不通。一筹莫展之时,李芳突然想到,是不是可以先从隔壁住着的张慧聪入手。张慧聪夫妻俩和25岁的儿子一直挤在40平米的小屋里,前几年儿子大了生活渐渐不方便才搭起了违建。一听说拆违是基地征收的第一步,张慧聪二话没说就把拆违组请进自己家:“先拆我的吧。”这等于为拆违开了个好头。

  但拆违工作并不是就此一帆风顺了。李芳告诉记者,因为拆违她还受到过居民的“恐吓威胁”,虽然心里很怕但想想身后还有街道、征收组的同事支持,咬咬牙也就挺过来了。给居民送慰问品,报销拆违期间的住宿发票,一次次上门劝导……李芳说:“228街坊的居民确实比较困难,只要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为他们日后的生活打算,他们都会理解和支持的,毕竟基地征收是真心为他们好。”

  自基地启动征收,李芳和居委会、第一征收事务所的工作人员都自愿形成并遵守“5+2”、“白+黑”的工作制度,每天8点到岗,夜里下班视情况而定。因为很少回家烧饭,李芳被84岁的母亲冷落了好几天,刚刚怀孕的女儿她也没能顾得上。李芳为此一直感到很愧疚,但想到228的居民们都能搬进新家,她心里还是暖暖的。

  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拆违组共拆除违法搭建房屋256间计3850平方米,清除违法搭建垃圾422车,清退强占房125间,为全面推进228街坊整体协商搬迁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化解矛盾,齐心协力为搬迁

  三个环节都要达到100%一致,谈何容易。

  “征收地块有360户居民,要做到三个100%,确实很难。对街道来说风险很大,只要有一个‘钉子户’遗留,就功亏一篑。但这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既然决定了要做,大家就要拧成一股绳,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街道领导班子取得了共识。

  一次又一次开政策宣讲会之外,街道和居委会干部还分片包干,一户户走访摸底。具体负责228地块征收的街道副调研员黄才友告诉记者,工作组给每一户都制作了一张情况表,将家庭成员关系、  (下转第8版)  (上接第1版)可能涉及的矛盾等一一列清。随后,街道搭建起公信平台,由街道干部、居委会干部、居民代表、征收事务所工作人员、民警、律师等组成,专门协调228地块征收中的各类矛盾。

  作为律师代表,谢东将以往参与20多项重大工程和旧改基地法律服务工作的经验带进了长白228街坊。3月21日进驻旧改基地以来,“9进9出”(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成了谢东和其他2位律师的工作常态。他们不但要为基地所有搬迁居民答疑解惑,还要随时配合街道、居委会、旧改征收组等部门参与矛盾调解。

  “律师代表了法律的权威和公信力,居民相信你,你就一句话都不能说错,字字句句都必须非常严谨。”谢东说,“我们不仅要解决每户家庭单位总体搬迁问题,还要帮助其解决家庭内部矛盾,搭建协商平台,提供解决方案。家庭成员间达成共识后,有时还要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这就要求我们对每户居民的家庭情况都要十分了解,同时还需从亲情角度出发顾及到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想法和需要。”

  本着“分享不分家”的原则,谢东利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为兄弟俩房源分配提供更合理的方案,为大龄单身弟弟争取自己的权利,为冷战多年的父女解开心结……在长白228街坊征收期间,谢东一共参与了50余次大调解,居民私人咨询、家庭内部协商的小调解不计其数。

  除了谢东,长白228街坊的不少居民不但自己积极签约,还当起了“兼职调解员”。一户人家,父子俩关系不和睦,在第二个100%签约期间,儿子忽然玩起了“失踪”。住在隔壁的居阿姨和几位居民,每天下班时分在这户人家门口“守候”,终于把儿子“逮”到了。然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通了那户人家儿子的思想工作,签了约。

  矛盾解决了,签约、搬迁一蹴而就。在360户居民和58位工作人员4个月的共同努力下,长白228街坊全体居民多年的搬迁梦,圆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特刊·直通百姓
   第04版:特刊
   第06版:城事·三区
   第07版:艺术
   第08版:民生·社会
创业者陷加盟连锁骗局怒告品牌商
国内最早最大的专业饮料厂
长白228街坊征收工作完美收官
杨浦区法学会成立
夏季游泳,要注意哪些细节?
杨浦时报民生·社会08长白228街坊征收工作完美收官 2016-07-12 2 2016年07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