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街道长阳新苑居民区74岁的王云,在传统剪纸技艺的基础上自创“立体纸艺”,成为了这项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一张彩色卡纸,通过“剪、折、卷、塑、粘”的手法,巧思设计,让一个个人物和动物“走”出书籍,站在大家的面前。四十年如一日地不断创作、创新,王云塑造了一个从平面到立体的“纸艺世界”。
王云工作室的陈列柜里摆满了他的作品,有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有杨家将系列,还有十二生肖动物卡通等,作品十分灵动,人物表情传神,各有特色,卡通动物也俏皮可爱。王云说,他从小就喜欢两件东西,一是画笔,二是剪刀,“这些东西我都没有专门去学,全凭自己的感觉,通常画好了一幅画,我就会想着把它‘再加工’,剪一剪、折一折或者卷一卷,做成立体的感觉。”
王云手下的人物外形颇有京剧色彩,吊眉、红胭脂、贴片子这些京剧元素,被自然地运用到作品中,极具美感。王云说,设计时必须掌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点,具体到服装、动作、神态等都要体现出人物的独特性,因此,事先要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对人物的故事背景进行详细了解后,才能塑造立体纸艺人物。
王云的书柜里陈列了一千多本关于美术、剪纸的书籍,那是他灵感的来源。近几年,他还通过各种新媒体获取信息,紧跟时代潮流,从古代小说里的戏剧人物逐渐发展到动漫卡通,尝试把纸艺人物的脑袋放大,人物显得更可爱,戳中了现代人的“萌点”。
王云本就是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生画画的同时,他想方设法地将剪纸艺术融入教学,给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带去一抹生动的色彩。
为了推广普及立体纸艺,从2012年开始,王云成了社区里的“美术老师”,开设纸艺班,到各街镇宣传教学,也在学校给孩子们上兴趣课,“我的学生里有几岁的小孩子,也有80多岁的老人。”热心公益的他还去阳光之家,教授残障人士立体纸艺。
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项手艺活,王云不断地探索,使制作技艺提高、制作流程简化,创作出了一批简单又不失生动有趣的作品,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内就能完成,让大家更容易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