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我出生在周家嘴路、舟山路路口的家中。
那时,我家就是路口东南方向的拐角街面房,是家五金店。顺着周家嘴路方向,依次是张家的裁缝店、石家的糕团店。顺着舟山路方向,依次是叶家的煤球店和王家的用车床加工零件的作坊,这些店的后门连成了一条小弄堂,也连着舟山浴室的后门。这里也曾经是我们小时候玩乐的天堂。尤其是暑假,小伙伴们把大小凳子搬到弄堂里,趴在凳子上比着做作业;聚在一起玩游戏……其乐无穷。
1956年后,随着公私合营的逐步顺利结束,这路口的店面也一家一家逐步地关闭了。孩子们的父母亲也都进入了国营的工厂、商店工作。原来的店面也就成了我们各家的居住地。随着各家的孩子逐年增多,并逐年长大,活动场所也由原来的店面楼上、后门弄堂延伸到了楼下店面和前面的临街上街沿。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每年的夏天,晚饭前我们都在自家门口洒水降温;搭上帆布床、竹塌,摆上吃晚饭的桌椅。晚饭后纳凉,大人们谈山海经,大到世界、国家新闻;小到单位、邻里的趣事;我们都会坐在旁边静静地侧耳倾听。当然,我们更爱听大人给我们讲故事。那时侯家里都没有空调,路口得天独厚的习习凉风也会吸引隔壁弄堂里的一些居民,他们提着小凳子,手里拿着蒲扇,聚到路口乘凉,渐渐地大伙都成了老熟人。我们这些孩子玩累了就睡在凉床上看着路灯下的街景,数着天上的星星,看着月亮在云中穿行……慢慢地睡着。直到深夜十二点以后才在大人们的催促下迷迷糊糊上楼。
现在想来,那真是一段无忧无虑的幸福日子。
王家比我大三岁的哥哥,他先去参了军,复员后,幸运地被分配到南京路第一医药公司当了营业员。那真是一个光鲜的职业,令大家羡慕不已。
而我们中的大部分都是老三届,无论高中、初中都被动员到了农场或农村插队,当然也有按政策照顾分配了几个名额去工矿的。石家的五个儿子中,阿五就分到了上海卷烟厂。我们家三姊妹,大妹妹去了南汇农场,我和小妹下放到安徽农村,弟弟分到了港务局,那时候,我们当农民的日子还是很艰苦的。
到1974年我被推荐上了安徽的一所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一名大学教师。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同志在会上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就在那年国家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步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老百姓的生活不断变好。文革期间离开上海的下放知青,也分别从云南、黑龙江、江西、安徽、崇明、南汇等地高高兴兴、陆陆续续地回到上海,开始了新的生活。自1985年开始,随着经济发展,物资富裕,票证逐步取消,至1993年,由于粮票的正式谢幕,这段凭票供应的历史——“票证年代”终于宣告结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
再说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王家的大儿子竟然留职停薪——下海了!利用自家店面开起了周家嘴路第一家涮羊肉店——阿堂涮羊肉店。接着是石家的阿五也办起了涮羊肉店。路口开始热闹起来了,在观望中又过了几年,张家也开起了涮羊肉店。再后来,居委会的王阿姨跟我妈商量,借我家店面,她儿子开起了阿德涮羊肉店。这中间,各家店面不可避免会有竞争,但更多的是相互辉映,一段时间里这些涮羊肉店在上海的名声也更大了。后来我看到阿堂涮羊肉分店曾经开到杨浦区的国和路上。
1985年,我的小家全家三口人来到上海,我在同济大学进修,爱人在上海交通大学进修,独生女儿就放在我爸妈家。那时父母家还住在周家嘴路、舟山路东南角路口的老房子店面房里,虽有两层,但上层为自家搭建的木阁楼,居住总面积20平米多点,人口多,烧煤球的炉子就放在后门自己用木板搭起的隔雨棚里,大小便用的是木马桶和痰盂罐,拥挤自不必说。
1990年后,有好消息传出,周家嘴路要开始拓宽改造了。
尽管周家嘴路是主干道,但原来的老马路并不宽,城市发展需要将全长近9000米,跨虹口、杨浦两个区,8个街道的周家嘴路纳入市区三横三纵主干路网中北横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快周家嘴路、舟山路路口我父母家的老房子因马路拓宽要拆除。
1996年,我家的新房子就被安置到杨浦区国和路,共两套,各60平方米两室一厅。一套我们和父母住,另一套我弟弟一家住。自此以父母为中心我们的大家庭就成为了新杨浦人。不必多说,住房面积的扩大,极大地改善了全家的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
再后来,我们居住的杨浦区中原小区同上海市一样, 变化、进步日新月异——轨交8号线通了,嫩江路站距我家只有一百多米;杨浦区文化馆开馆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了;欧尚超市中原店营业了,我们的购物更加方便;附近还有长海医院、市东医院,为老百姓提供了极好的医疗资源;不远处有民星公园、工农公园……一栋栋漂亮整齐的高楼小区相继建起,中原路、嫩江路变宽了,条条道路整齐清洁……
岁月如梭,如今我已七十岁了,早已从安徽的高校退休,回沪安度晚年。今年年前我和爱人去虹口、杨浦区新开发的北外滩游玩,美景目不暇接;而后故地重游,又回到我的出生地,把珍藏在我心中的往事一一回忆……面对车水马龙、宽阔的周家嘴路,记忆中住过、见过的这些房屋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对于我们而言,周家嘴路连接杨浦情深,都说物是人非,而对我来说是物非人是,感慨万千!
感恩时代,我们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