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生·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科全书式解读“胆囊息肉”

  专家门诊时间(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总院普外科):

  李桢 主任医师、博士 周二、周三上午

  汤旻 副主任医师 周一上午

  曾和平 副主任医师 周二下午、 周五上午

  肝胆专病门诊:周一下午(总院)

  随着国人健康意识的增强,常规的腹部超声体检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因此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出率也就越来越高。事实上,B超发现的“胆囊息肉”只是一个影像学诊断,只是说明胆囊上有一个隆起,但这并非病理学诊断,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胆囊息肉称为“胆囊隆起性病变”可能更合理。

  临床上,胆囊息肉有可能是以下两种情况:一是非肿瘤性息肉,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息肉,不会恶变、可以逆转。二是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和腺癌。体检发现这种息肉要重视,根据其转归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胆囊息肉有什么症状?

  胆囊息肉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多数是体检时发现的,少数人有胆囊炎的症状,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不适、胀痛、消化功能减弱等。

  发现胆囊息肉该不该治疗?

  一种是有症状的胆囊息肉。在排除“息肉”为胆囊胆固醇结晶,或胆囊胆固醇结晶经利胆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不论息肉大小,建议进行胆囊切除术。

  另一种是无症状的胆囊息肉。大多数息肉无需治疗,定期检查即可。因此,对于无症状的胆囊息肉,应定期随访、复查,如6-12个月复查B超随访。如在复查过程中,息肉的表现有了较大的变化,再选择手术治疗处理。

  如果选择手术治疗,采用何种方式好?

  保胆胆囊息肉摘除术:如果胆囊息肉10mm以下、年龄小于50岁、无胆囊结石时,建议选择保留胆囊功能的胆囊息肉切除术,可通过腹腔镜完成保胆息肉切除,现在还有通过胃镜保胆息肉切除方式。如担心息肉会复发,也可直接选择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如果胆囊息肉10-20mm、单个息肉、位于胆囊颈部、胆囊壁增厚、年龄大于50岁、同时伴有胆囊结石时,建议选择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不做保胆手术。

  剖腹扩大胆囊切除术:如果胆囊息肉大于20mm、术前高度怀疑癌变、有淋巴结转移可能、已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息肉术后病理检查发现是恶性息肉时,可按胆囊肿瘤手术方式切除胆囊及清扫周围可能的病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焦点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图说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提升服务水平和空间环境品质
平凉:反欺诈联盟成立
“睦邻微学”促党建向“草根团队”延伸
悦读季:体验诗词成语之美
百科全书式解读“胆囊息肉”
杨浦时报民生·社会04百科全书式解读“胆囊息肉” 2019-08-06 2 2019年08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