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心蔬菜包直达家门口,居委会干部兼职“站柜台卖菜”,“翻着花样”让老人用餐无忧……
为困难群体送上暖意融融的服务

  编者按

  民以食为天。宅家抗疫的居民最关心的就是“菜篮子”“饭桌子”。爱心蔬菜包直达家门口,千余斤蔬菜连夜进社区、居委会干部兼职“站柜台”,“翻着花样”保障封控小区老人用餐无忧……连日来,杨浦各社区的基层工作者不断奔走,为困难群体送上暖意融融的服务。

  ■高靓   汤顺佳   宗禾

  “这些菜真是‘及时雨’”——爱心蔬菜包直达困难居民家

  “谢谢你们在特殊时期对我们的关怀,这些蔬菜真是‘及时雨’,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家住五角场社区的王阿姨接过爱心蔬菜包后连连感谢,虽然受疫情影响居家,但心里却是暖暖的。

  浦西地区即将开展新一轮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社区内高龄独居老人、孤老、一户多残等特殊群体的买菜难问题如何解决?为了保障疫情期间社区特殊群体基本生活需求,五角场街道积极对接,全力做好关心、关爱和帮扶工作。街道在四处联系货源时,也得到了辖区单位——上海东方希杰商务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主动调配货源,第一时间准备了蔬菜组合包180箱,总计近1200斤,并组织人员帮助装箱运货。

  为了保证第一批爱心蔬菜的及时送达,五角场街道慈善超市负责运输,社区服务办公室立即卸货清点,第一时间通知居委会。

  近日,五角场街道辖区部分特殊困难群体陆续收到了第一批爱心蔬菜包,萝卜、青菜、香菇……每份蔬菜包都“内容丰富”,由近十个菜品组成,让这些需要帮助的居民感受到了浓浓的关爱。

  “太感谢了,这些蔬菜够吃好几天了。”辛苦你们帮忙送上门”……“送菜上门”服务得到了一致点赞,居民们还不忘叮嘱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注意休息,做好个人防护。

  门口的小桌子是“柜台”,桌后是“仓库”——居民区书记晚上“接菜”,早上“卖菜”

  3月28日晚上九点,一辆装载着1200余斤新鲜蔬菜的货车开到了黄兴花园居民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欣在大门口迎接,并组织工作人员将货物搬入活动室。

  原来,考虑到居民的买菜需求,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欣第一时间和周边居委会进行联系协调。本着“问题不过夜”的精神,他们当晚就找到了一家位于宝山的蔬菜供应基地,委托菜农紧急收割一波新鲜蔬菜,并于夜间装车运往杨浦。与此同时,居委会干部在小区居民群中发出通告,让有买菜需求的居民报名订购。短短几个小时内,就有130多户参与。

  3月29日清晨六点,孙欣早早地和居委会干部、物业工作人员来到活动室,将这里布置成了一个“菜市场”。门口的小桌子是“柜台”,桌后则是“仓库”。记者看到,居委会干部们忙着将每样菜拆分打包,每个蔬菜包65元,一共6个品种:油麦菜、蓬蒿菜、鸡毛菜、芹菜、韭菜、大蒜,每种1斤。孙欣则站在“柜台”前,为前来购买的居民服务。大家排队购买,秩序井然。

  “我们一共分装完成了200份蔬菜包,早上九点不到就卖光了。”兼职当上“卖菜员”的孙欣说,“不光昨晚在居民群里订菜的能够购买,还有不少路过的小区居民也买到了。让居民们在特殊时期也能吃上放心菜、暖心菜,尽可能减轻疫情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按时、热乎、翻花样——封控期间服务“不打烊”,让老人用餐无忧

  “从小区封控管理开始,就收到了居委会和物业工作人员的帮助和关怀……吃着热乎乎的饭菜,心里觉得温暖和幸福……真切地感受到了社区一家亲。”

  这是近日四平路街道某居民区收到的一封感谢信。

  送出感谢信的老人今年90岁高龄,老伴也已89岁高龄,两位老人身体不好,平日的一日三餐均由家政人员负责。老人所居住的小区自开始实行封控管理,吃饭便成了大问题。老人致电女儿求助,得知女儿所居住的小区也在封控管理中,且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帮忙点餐。“这可怎么办?”老两口心急如焚。

  此时,一通电话,及时化解了燃眉之急,让他们倍感温暖。“不用急,我们会安排您俩吃饭的问题。”打电话来的正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华。原来,那日陈华和居委会干部忙碌地开展核酸筛查工作,刚好在小区门口遇到了被“堵”在门外的老两口的家政人员。

  详细了解情况后,陈华和居委干部会当即致电老人,送上一颗“定心丸”。不仅如此,陈华和居委会干部还迅速排查了小区独居老人和纯老家庭的生活情况。包含老两口在内,共有3户人家、5位老人需要解决吃饭问题。在排查中,还有不少老人体谅居委会干部防疫工作的忙碌和辛苦,纷纷表示可自行解决用餐。

  在小区实行封控管理期间,居委会干部每天变着花样准备营养餐食,一天两次,转交给物业“大白”送货上门。此外,考虑到不少老人患有慢性病,需定期配药。居委会干部组织社区志愿者第一时间成立“配药小组”,他们拿着老人们开出的清单,马不停蹄地奔赴医院配药,然后由“大白”为老人“送药上门”。

  特殊时期,社区孤寡老人、独居老人比普通居民更需要关怀与照料。社区干部们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坚持为老服务“不打烊”。

  社区“食物银行”门口搭起了帐篷——汇聚爱心,服务困难群体最后一公里无障碍

  近日,江浦路街道家庭支持中心的“食物银行”门口搭起了帐篷,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正在为某小区低保家庭和独居老人配送免费蔬菜和微波餐盒。

  原来,该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的比重较高。封控期间,一日三餐成了他们的忧心事。

  前一天晚上,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完成小区防控工作后,又马不停蹄回到岗位将爱心企业捐赠的蔬菜和食品一一分包,确保困难群众能在第二天一早拿到。居委会一刻不耽搁,逐一上门送到困难居民手中。

  作为街道家庭支持中心重要项目的“食物银行”,在困难居民为“菜篮子”“米袋子”发愁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奉献爱心的汇聚点、社区民生保障的助推器和护航站。

  社区救助顾问变身抗疫志愿者,各类社会力量化成困难群众的坚强后盾,有的为处于封闭管理的养老院提供配药服务,有的为封控小区提供外援,确保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无障碍。

  同时,辖区爱心企业也纷纷伸出援手,捐赠食品和防疫物资,确保困难群众和独居老人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助餐服务、照料起居“面面俱到”——防疫封控有温度,当社区老人的守护者

  长阳路某小区内有一户纯老家庭,两位老人分别卧床和骨折,生活难以自理。实施封控期间,二老的生活起居面临巨大困难,为此,大桥街道社区服务办主动联系居委会,积极沟通协商,第一时间保证老人的助餐服务,并协调小区内的钟点工,每天定时照顾两位老人的起居,为家属解决了后顾之忧。

  之前,大桥街道社区服务办就已排摸了辖区内行动不便、独居、纯老、高龄、百岁、助餐、送奶、长护险和居家养老九大类老人的信息和数据,为核酸筛查工作作足准备。街道高度重视受疫情影响或因家人被隔离收治而无人照料、监护缺失的老年人的菜篮子、米袋子和药罐子问题,切实保障其就医、照料、送餐、送药需求。

  因封控和核酸筛查等原因,辖区内还有8位助老服务员坚守岗位,坚持为20名未封控小区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及时与他们的子女沟通,帮助需要长期服药的老人购买药品和食品,打扫卫生,切实保障老人在疫情期间的基本生活需求;35位独居关爱员每天通过电话、微信以及同小区封闭管理内的走访,关爱800名独居老人;20位纯老志愿者关爱814户纯老家庭;3位送餐员为社区200名老人提供送餐服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English Edition
   第08版:专题
为困难群体送上暖意融融的服务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为困难群体送上暖意融融的服务 2022-03-31 2 2022年03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