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振颉 文
傍晚时分,一群飞累的鸽子返回它们熟悉的小窝。略显灰暗的天空中,这些生命的精灵画出了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在鸽子的心中,这个小窝就是它们的精神家园。不知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是否会像鸽子那样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草窝”?
这窝鸽子是我隔壁邻居老张精心饲养的。为了让这些小生命有一个舒适的栖身之所,他特地请来一个老木匠,花了一天一夜打造出这个加强版的“鸟巢”。老张生有三个子女,现在都已经移民到国外;本来,老张身边还有相濡以沫的老伴。一年前,老伴因为心脏病突发而去世,只留下他这个糟老头坚守偌大的空房。
不知道谁向老张提出建议,他家中毫无征兆地多了个鸟窝。老张是钢铁厂退休工人,对于如何饲养鸽子几乎是一窍不通。由于老张“经营不善”,鸟粪这个不速之客经常闯进我家的“领地”,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我是一个脸皮薄、要面子的人,不愿意与老张发生正面冲突。于是,我向居委会主任反映。两天后,居委会主任带着两名工作人员,叩响了老张的门铃。在他们的因势利导下,老张加强了对鸽子“生活起居”的管理——鸟粪和异味逐渐成为我和其他人脑海中的回忆。
此后十几天,老张家大门紧闭,那群可怜的鸽子也被迫蜷缩在那个相对狭小的空间中。由于老张是独居老人,所以我开始担心他的安全,希望不要有什么意外发生。终于,老张熟悉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眼前,我心中的石头也终于落下。再次见面,老张递给我一大包“铁观音”茶叶,说是从他福建老家捎带给我的,以此作为赔罪。看到他老人家真诚的样子,我的内心顿时五味杂陈:他不但没有对我的“告发”产生怨恨,反而诚恳地接受了我的建议。虽然这包“铁观音”的价值不是很高,但是我却看到一个老人身上的闪光点。
就这样,我和老张成为了无话不说的朋友。像其他普通的家庭那样,老张和老伴将三个子女拉扯成人很不容易。孩子们也很争气,纷纷通过高考进入名牌大学。大学本科毕业后,又都获得免费公派留学的机会,得以在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学业完成之后,他们又在国外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并成立了美满和谐的小家庭。说到这里,老张有些哽咽了……
我知道,老张一定是对自己现在孤立无助的境遇产生了无限的感慨。果然,老张后来的讲述映证了我的猜测。三个儿女的工作、生活稳定之后,就没有人再关心过老张和老伴。说到这里,老张有些激动,他说:“三个孩子就像三只小鸟,在他们幼年时,我们为他们辛劳。但是,等他们翅膀长硬之后,就去了遥远的地方。鸽子虽然目前能按时归巢,但不知道将来它们会不会也像儿女们那样一去不返?”
每天最让老张高兴的事,就是小心伺候着这些“心肝宝贝”。他为这些鸟儿准备了最精美的鸟食,并确保每个个体都能被“分配”到足额的一份。满足了鸽子们的物质需求,老张也不忽视它们的“精神需求”。于是,老张在每天清早就将鸟巢的“大门”打开,满意地看着它们展翅高飞。傍晚,看到鸽子们平安归来,老张的心里升腾起一丝幸福感。他早已将这些鸽子视为自己的儿女。但他还是期盼三个子女能够重新飞回这个“草窝”,哪怕只停留一会儿,他内心的伤感也会稍有抚平。
老伴去世后,老张曾给三个子女发去信息,希望他们能够回来料理他们母亲的后事。但是,大洋彼岸传来的反馈却让他失望了。他们都表示工作忙、脱不开身,要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回来。老张在居委会的帮助下,料理完老伴的后事。在老伴的墓碑前,只有老张一个人孤弱的身影。他无法给老伴交代,只是默默地陪在旁边,诉说着几十年走过的风风雨雨……
又到了傍晚,老张再一次凝重地注视着飞鸟的返回。他的眼睛又向大洋彼岸的方向望去,似乎要望穿这万里相隔的距离……
老张的心里一直等待着这一天,陪伴鸽子一同返回的,是他朝思暮想的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