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灵的学生中来自离异、单亲、重组家庭的占63%,低保家庭占三分之一。学生绝大多数是行为不良、学习困难的,打架斗殴、小偷小摸是常事,甚至有女孩到酒吧坐台陪客,男孩对着老师拔刀相向……
面对这样的学生,谢小双充满怜惜,他知道:每一名成长困难学生的心灵,一定遭受过伤害;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就是为社会减少一份不安定因素。怀揣“一个都不放弃”的誓言,谢校长投入了新工作。
夏天,谢校长冒着高温,四处奔波,精心策划,亲手建立起辛灵中学“青少年教育指导中心”。妻子和孩子责怪他,他说:“育德要育心,有了良好的环境,学生的成长就有了全面的支持系统。”
冬天,谢校长带领老师顶风冒雪挨家挨户走访每个学生家庭,这让家长感动:好多年没有老师来家访了,何况还是校长?这也让学生踏实:原来家访不是告状,而是一份寒冬的暖流。
在谢校长不懈的努力下,辛灵中学的面貌很快焕然一新,学生从刚进校时不愿意来发展到初三毕业时不愿意走。每年初三告别会,毕业班的学生都会满含热泪拥抱着老师久久不愿离开!
是的,他每周接送逃夜、逃学的学生晓黎上学,以恒心挽狂澜,唤回晓黎的诚信,从此再也没有逃学。
他保护曾是弃婴的莎莎,带莎莎去探望狱中的养父,一片情温暖两代人,唤回莎莎的真情,从此步入正轨。
直到现在,谢校长每月还给晓黎和莎莎充手机费,请她们吃年夜饭,给她们压岁钱。他说:“我要和她们保持联系,万一她们的手机因为欠费而停机,我就找不到她们了。”
那年,晓黎和莎莎等已经毕业的孩子相约回母校参加新一届毕业生的离别仪式。在离别仪式上,有个孩子突然站起来,眼含热泪对谢校长和全体老师说:“谢谢你们,我的再生父母,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那一刻,全场动容,那一刻,心与心交汇。
谢校长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凝聚众人的力量,才能促成“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满园”的壮丽局面。所以,他很重视学校教师的培养,团队的建设。
他身体力行,让教师们相信只要一个都不放弃,人人都会成功,他引导教师实现了四种转变:变“教书育人”为“育人教书”;变“单纯的教师管理”为“学生自主管理与教师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变“教师爱学生、学校爱学生”为“学生爱老师、学生爱学校”;变“单一强调文化学科质量的提升”为“以开设适合学生的拓展型校本课程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带动文化学科质量的提升”。
谢校长的努力给辛灵中学、给教师、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他执着地坚守着“一个都不放弃”的教育理念;用“春风化雨”的人格魅力,挽救着一个又一个迷途的孩子,坚守着“对社会负责”的使命在特殊教育的园地里风雨兼程,让生命与使命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