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18日,“志愿十载,文化筑梦”2013年杨浦区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基地志愿者交流会举行,回顾了十年来图书馆志愿者共同筑起的文化之梦。
据介绍,区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工作的第一个项目是2003年与五角场监狱、复旦大学共同发起,对服刑人员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展“大手牵小手”爱心助学行动。十年来,基地的专业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从十年前起步时的十几人已发展至如今的八百余人,培育和打造了涵盖阅读推广、心理导航、科普教育等专业领域的8项品牌服务项目,如“小小图书管理员”、“公益小书房”儿童导读、“阳光心语工作室”、“老上海沙龙”等。
邱波儿是复旦大学的学生,是“大手牵小手”爱心助学行动的志愿者之一,也曾是这个项目的“受助人”。“从被人帮助到帮助别人,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希望这份志愿精神能延续下去。”
2011年加入“阳光心语工作室”的志愿者郭贵英,常常利用业余时间为来访者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尽量帮帮他们吧。”这是她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十年来,基地志愿工作所取得的发展与图书馆全体志愿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志愿者们不计报酬,倾力奉献,为社会公益事业、大型活动、服务弱势群体等各个领域提供了优质、高效、专业的服务。”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彰了年度优秀志愿者项目、优秀志愿者个人和团队,并表示“今后,志愿者服务更将通过新技术、新媒介输送到‘云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共享、交流、互动。”
活动中,区图书馆与区妇幼保健院交换合作文本,探索志愿者服务基地与社会公益组织的合作,双方将开展专业讲座、儿童阅读推广等公益服务。同时,杨浦区图书馆微志愿青年服务队也正式成立,青年馆员将结合负责的品牌项目和自身专长,积极提升基地志愿服务能效。
另据悉,目前,区图书馆正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12·5国际志愿者日”志愿服务行动中,启动了“志愿十载,文化筑梦”志愿随手拍作品征集活动,在网站、微博、报刊等媒体上发布了征集令,号召广大市民、志愿者、馆员用镜头记录下志愿服务的美丽瞬间;以阅读推广、科普教育、心理疏导等服务优势为基础,开展志愿者日体验活动,充分展示基地志愿者的风采及志愿服务事业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