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校长与牛

  ■赵韩德  文 

  那时候在农场谋生,咱眼中的“白领”,就是队里的崇明牛倌“王校长”。牛倌人称“王校长”,起初我听得疑疑惑惑,后来弄清,原来是“王效章”,大概是希望做事要有章法的意思,倒称得上风流人物,潇洒人生。 

  王校长瘦瘦长长,颧骨上总带两朵红,精神矍铄。当我们扛着锹,挑着担,向班组的500亩大田走去时,王校长骑在牛背上,乐颠颠地疾驰而来,扬尘而去。——他刚刚踏着露水从芦苇荡里把水牛牵来,现在是回牛棚共进早餐。更令人羡慕的是,当夕阳隐没在大堤后面,我们拖着脚步蹒跚而归时,王校长的大牯牛已倚躺在柳树下,不紧不慢地悠悠反刍了。牛眼和善,充满同情地看着我们。牛棚前的地坪,轻轻洒了水,王校长摆开小矮桌,咪着崇明土烧(俗称小炮仗)。眼睛更细,颧骨上两朵红颜色加深。王校长喝到会意处,有时情不自禁地挥手朝我们吆喝:“革命小将,辛苦了!”那牛就“哞——”地跟着叫一声,意味深长。 

  咱最羡慕王校长的牛。在农场,牛被定义为“国家财产”。国家的东西不论大小,都是大事,是珍宝;而接受“再教育”的我们,相比之下,是芝麻。所以这个地方,谁敢说“借牛用用”,简直是不想活了。 

  人们器重王校长,还因为队领导如果不坐拖拉机的话,那么,必然搭乘牛车出去开会办事。王校长和领导零距离。 

  王校长地位高,看不起人,对我却特友好。这是因为我读小学时曾在区少体校的围棋班集训过一年。王校长不婚不娶,孤身一人,除了爱牛,爱喝土烧,更大的嗜好,是爱下围棋。听班长“开口笑”讲,场休日,王校长会骑着大牯牛,一鞭扬尘,到远远的集镇如浜镇、竖河镇、蟠龙镇……去会棋。 

  班长开口笑是热心人。我分到他班,当他知道我有围棋这“一技之长”时,便积极执行知青政策,四处宣扬,尤其是加油添酱地把我直接推荐给了王校长。 

  那次和王校长下棋,就在牛棚外的小饭桌上。我下工后脚都来不及洗,赤脚上全是泥巴,被开口笑一把拖过去。其时,开口笑顺手拿过王校长的酒瓶——很烈的土烧“小炮仗”——咪了一口。 

  观者如堵啊。无论如何,王校长是个名人。开口笑却铁定地看好我,还乐滋滋地提前消费那瓶崇明土烧。想到开口笑连黑白棋子儿到底是应该放在交叉点上,还是应该搁在格子里,都尚未弄清楚,却坚定地看好我,我很感动。大牯牛可能第一次发现牛棚前竟聚集这么多人,在人墙背后“哞——哞——”长啸,弄得柳叶乱动。 

  这盘棋王校长输是必然的,因为我突然发现他连“定式”都不太熟,更遑论“倒脱靴”之类的棋形了。我把棋下得有点放肆,甚至下出一条铁棍。王校长终于趴下。王校长颤颤地抓一把棋子,放在棋盘上。 

  四周毕静。 

  校长一声不吭站起来,进牛棚,返身而出,把一样东西往开口笑怀里塞,指着我说:“这小伙,今后是我老师了!”开口笑接过一看,又是瓶“小炮仗”。 

  开口笑罕见地把酒瓶塞回王校长口袋,一把把王校长推到屋子角落,嘀嘀咕咕一番,王校长迟疑后,终于颧骨红红点点头。 

  这天天黑,开口笑拖了我,赶了大牯牛,驾上牛车,仅用两个小时,就把我们班大田里割好的稻子全部运到打谷场。黑夜里,全班“如释重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艺术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公益广告
初冬的雨
王校长与牛
世相百态
压岁钿
妈妈给我的爱
共度好时光
那本《“赤脚医生”手册》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7王校长与牛 2015-01-24 2 2015年01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