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浦记忆
走近钱老走近古典音乐

  ■梁美星文

  我五音不全,又不识五线谱,对声乐、器乐了解甚浅,对西洋古典音乐更是知之甚少,得补补这门课。

  我选择了复旦大学老年学校古典音乐欣赏课,这门课开设了二十余年,老教授钱冬生先生担当指导老师。钱老是这门课的第二轮老师,他八十有二,自2002年起,已整整指导了十二个春秋。班上三十多位学员,有的已坚持了十年之久;有的虽然乔迁到数十里之外,依然不愿放弃;有的已年过八旬,从不迟到缺课。究其原因,被美妙音乐吸引,也被钱老吸引。

  钱老是江南人,清秀的脸庞架一副银丝眼镜,气度儒雅,富有学养。虽然年事已高,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腰板挺直,步履稳健。他慈眉善目,教学亲和,授课很有磁性。

  钱老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在大学任教,之后一直工作在大学领导岗位,九十年代调入复旦大学任党委书记,直至退休。钱老自小热爱音乐,业余生活沉浸在音乐中。对古典名曲、名家、名剧、乐团了如指掌。收集的古典音乐唱片、CD片不计其数。这些经典碟片,部分是出访国外时购买的,大多是在国内陆续收集的,现在还不断有新的补充。见到喜欢的原版碟片,他舍得花钱买回来,不少名曲收集了多个版本。“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钱老非常乐于和大家分享这些资源,说他积累的音乐资源足够学员们欣赏。

  古典音乐的作品浩如烟海,类别有几十种,名作有千余部。如何欣赏呢?钱老亲自编写教材,教材由浅入深,分为六册。内容从乐器、乐队、音乐形象、音乐体裁、音乐发展史到名家、名曲、名剧介绍。从巴洛克时期的蒙特威尔第(意大利),到二十世纪的柯普兰(美国),再到中国音乐。

  音乐有形象,有画面,钱老介绍格里格《培尔·金特》CD片中描绘的晨景和日出,听着犹如身临其境,感到空气也清新了。音乐真是神奇。

  对音乐史的发展,钱老着重介绍各时期主要作曲家的主要作品。让我们循序渐进地欣赏,先听奏鸣曲、协奏曲、钢琴独奏曲,再听交响曲、歌剧。先后欣赏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莫扎特的《A大调奏鸣曲》、贝多芬的《升C小调第14奏鸣曲》、舒伯特的《即兴曲》、舒曼的《阿贝格变奏曲》等,钱老详细介绍这些作曲家的生平、作品的创作背景,强调这是对作品产生贴切感知的前提。

  特别介绍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宏的变奏曲。巴赫的作品数量庞大,是当之无愧的近代音乐奠基人。加拿大著名钢琴家古尔德是巴赫作品最具号召力的演奏家,演奏《哥德堡变奏曲》一举成名,他的演奏结构严谨,变化丰富多彩,处理生动传神。十多年后,他离开舞台,将大量时间倾注在宁静的录音室,从容地以自己的心灵诠释巴赫的作品。名曲竟然这般震撼演奏家。

  贝多芬的《升C小调第14奏鸣曲》俗称为“月光”,可谓家喻户晓,名满天下。我边听钱老介绍,边欣赏音乐,虽然还未入门,轻松、愉悦之感油然而生,音乐的魅力,无以言表。

  钱老为编教材,在家整天坐电脑前,从资料查阅、下载、剪辑、翻译到打字、编辑,无不亲自完成。教材目录清晰,重点突出。一堂课的讲义多至上十页,人手一份。对作曲家、演奏家、指挥家的姓名以及曲名、剧名还一一注上英文,并介绍不同的版本。课堂上有时需增加新内容或为让我们加深印象,钱老就在黑板上板书补充,边板书边摘下眼镜看讲义,黑板板书满了,也不让学员帮着擦黑板。在欣赏过程中,钱老才坐上一会。当视频出现值得推崇的首席、著名演员、指挥家时,便暂停播放,起身一一介绍。为了给我们分享好声音,他常常走到后排听音响效果及时对音量作些微调。下课时间每每推迟,我们尽情沐浴在优美的音乐中。

  交响曲,是古典音乐中重要的大戏,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18、19世纪之交,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使交响曲达到成熟并迈向黄金时代。交响曲音响丰满,规模宏大,色彩绚丽,通过多种音乐形象的变化展示作者和人们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和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以及心理变化。海顿塑造了交响曲四个乐章永恒的结构,被誉为“交响曲之父”。演奏交响曲少则几十人,多到上百人,配器异常丰富,可配独唱、合唱,可谓蔚为壮观。

  钱老将1991年录制的马勒最著名《第八交响曲》介绍给我们。

  作品减少了以往的悲剧因素,取而代之的是博爱、欢乐和幸福。整场音乐会除了庞大的交响乐队,还有混声合唱队、童声合唱团、独唱演员,近千人演奏演唱,故被称为“千人交响曲”。作品让人感到作曲家灵感轰顶而来的力量,亲和庄严的音型祈求和平安宁,唱出了灵魂自我净化的意境。

  钱老特别钟情交响曲,喜欢荡气回肠、磅礴辉煌的感觉。我们欣赏了柏辽兹、李斯特、比才、威尔弟、勃拉姆斯等经久不衰的作品,钱老鼓励学员,只要坐下来,静心听,就会听出门道,多听这些经典的音乐,欣赏水平自然会提高。

  钱老特别选了德国理查·斯特劳斯的《阿尔卑斯山交响曲》让我们欣赏。该CD片没有画面,钱老将每一曲目的曲名和时间一一编入资料,让我们看着声轨的播放时间,对照欣赏,感受音乐形象的奇妙变幻。

  音乐——人类情感的共同语言,其欣赏的重复性无限。存在方式、欣赏方式也独特。哲学家、艺术家认为音乐是唯一有特权站在艺术金字塔顶峰的艺术。而我还刚刚在起点感受古典音乐表达的人类情感,感受丰富多彩变幻无穷的旋律和节奏。对音乐的深邃内涵、力度及演奏家高超的技巧,我尚未深刻领悟,但我已经喜欢上了。

  音乐课堂——钱老为我们开辟的一方纯洁心灵的净土,音乐滋养着我们,音乐让我们快乐健康。

  感谢钱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3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4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7版:时报周末·影视
   第08版:时报周末·公益广告
走近钱老走近古典音乐
星火依然
“卫生”何以冠“爱国”?
搓草绳往事
木知木觉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6走近钱老走近古典音乐 2015-02-07 2 2015年02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