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百姓的“择校难”与“择校热”
从5月开始,局领导班子深入一线调研,广泛听取基层学校建议。在梳理形成七大问题中,“教育综合改革的动力、创新思维还不足”不约而同成为大家尤为关注的焦点。突出表现为目前校际之间的参与教改的不均衡性还存在,现有的管理水平、管理理念与教改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以致择校矛盾依然凸显。
班子及时召集各职能部门开展了进一步研讨,大家谈到自2005年杨浦区确立实施教育资源集团化战略以来,虽然已经走出了一条集团化办学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道路,但目前杨浦教育集团化还停留在打一小学、杨浦小学、控二小学和上理工附小四个小学教育集团层面,受益面不广。又如,师资、信息化、设备等多项政策已向薄弱学校倾斜,但内涵发展思考不够。时至今日,杨浦作为全市教育综改的“排头兵”、“先行者”,进一步凸显均衡发展,实现内涵提升,促进整体办学水平提高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让百姓享受到“优质均衡”
不进则退,思则求变。区教育局党委从三个方面着手,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的突破口,加强集团建设,让群众切实看到、感受到整改成效。
机制拓宽,变“单学段”为“全方位”。6月,为进一步实现区域全覆盖,充分发挥新核心校的辐射引领作用,新成立了平凉路第三小学、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复旦大学附属学校3个教育集团,以点带面、持续推进,彰显了集团品牌、特色效益。同时,坚持集团化办学与学校特色并行并立,积极组建市东教育校区。局党委牵头,党委书记亲自带队,通过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听取一线师生建议,汇集各职能科室共同协商,加快建设进程。通过增量扩容,形成了“小学做大、学段贯通、区域共融”的新格局,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不断扩大,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持续发展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党建联建,变“独立干”为“合力推”。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宗旨,在集团成员学校的基础上,各基层党组织积极组建党建联合体,坚持“双轨并进,助推办学”。党组织牵头,充分发挥党组织凝心聚力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整合资源和优势重组,集中力量参与攻坚破解发展难题;党员骨干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领衔课题,带头承担重大项目、带头应对重大挑战,组团联手,服务教研。同时,不断深化各类载体,打破各集团核心校专家资源、名师资源等壁垒,多设平台、拓宽渠道,牵线组织开展校际带教、读书活动、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等活动。通过党建联建,凝聚人心、汇集合力,增强集团发展的源动力,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助力教育教学,加速推进集团整体发展。
聚焦内涵,变“技术扶持”为“文化互融”。始终坚持文化是教育的灵魂。党组织致力于丰厚文化底蕴,传承融合优质学校所具有的精神特质,通过集团文化建设提升教师品位、营造“文化育人”氛围。目前各集团拥有4位特级校长、4位特级教师。通过观摩课堂、互动对话,结对培养,及时传递教育前沿的理念、做法,发挥了名师引领效应,激励教师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增强新时期新形势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的勇气和毅力。通过“镜头里看世界”等主题活动拓宽视野、陶冶内心、唤醒激情,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修养。通过文化共建、文化互渗、文化共生,不仅使各成员单位原有的办学特色成为共有优质资源,更凸显了各成员校的个性风格。如控二集团开展“三名文化”建设工程,各成员校积极参与,已形成“集邮文化、方寸冶情”等多项校园文化特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通过在机制模式、党建联建和内涵发展等三方面即知即改,我们找准了杨浦教育集团化进一步发展的着力点,得到了社会、师生的初步认可。下阶段,区教育局党委将持续用劲、踏实作为,逐步实现不一样的学校一样精彩,努力使杨浦集团化办学从“均衡优质”走向“优质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