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服务好不好,群众和医务人员的两个“获得感”强不强,一线的体验最直接、最深刻。
1月24、25日,在雨雪交加中,我和组宣科科长吴纪敏、纪检监察室科长李怡一起来到杨浦区中心医院、控江医院、定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的海洲、沈家滩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调研。
“悄悄”听群众“倒苦水”
24日早上,我们来到大调研第一站——控江医院,路上我一直在想,怎么样才能改善老百姓看病难问题?于是我来到预检台,以一名普通患者的身份排队、挂号、就诊,体验一遍就医流程。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听到大家议论纷纷,“家里老的生病住院等床位等了好多天也没等到”“有的常用药社区医院还是配不到”……来到B超检查室,看到等待做检查的患者把门口堵得水泄不通。之后,我又“悄悄”走进急诊补液室、儿童补液室,这里患者的抱怨声、患儿的哭声此起彼伏,我还听到有人抱怨:“怎么补液室这么挤,要是空间再大点就好了。”
直奔主题,当场“开药方”
发现问题我们立即联系医院相关负责人,并开展座谈。刚开始,同志们有些拘谨,我说,“大家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我就是来听大家的真实想法的。”大家就陆续打开了话匣子。他们说,不得不承认,尽管上级部门已做了大量工作,但医院护理床位还是“一床难求”、儿科服务区还不能满足就医需求,老百姓还不够满意,我们作为医务人员也积极想办法,但目前仍存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分级诊疗体系不完善、主动服务意识有待提高等问题。
从控江医院出来,我们又来到区中心医院看望了博士团成员刘晓东同志,刘博士的一席话也让我印象深刻,虽然制定了人才倾斜政策,但还是留不住人,有的医生在医患关系、教育科研、职称晋升等方面存在多重压力,他们的身心面临着严重的“亚健康”。
最挂心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
25日早上,雨雪天如约而至,气温骤降,我们来到定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沈家滩和海洲社区卫生服务站查看这里医护人员工作环境和供暖情况。恰逢站点电脑系统出现故障,看来我们的信息管理系统还有待改善。在沈家滩卫生服务站,一听到部分空调老化无法正常使用就觉得揪心,我想,患者排着长队挂号、取药,医护人员整天工作加班加点,天气这么冷没暖气怎么行?得赶紧想办法。于是现场召集站点负责人,当场落实应急解决措施,恢复正常秩序,并将问题带回去做整体性研究解决方案。
我不由感叹,这一趟没白走。下一步我们将计划对企业进行走访,发现“病情”、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才能确保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到群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