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慧大脑”为社区“看家护院”
杨浦“社会面智能安防”试点建设初见雏形

  ■记者 张维维

  “你的车已逾期1年7个月未年检”,不久前的一个傍晚,尹女士驾驶私家车驶入控江路上的某小区,没过多久,社区民警就找上了门。

  社区民警并非交警,为什么能这么精准地发现车辆违法行为?答案就是杨浦公安分局正在试点的“社会面智能安防”建设。安全设施陈旧、技防设备落后,老旧小区的安全防范始终是平安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痛点和难点。杨浦公安分局把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追求目标,围绕社区居民的期望和需求,在全力营造安全、有序、干净社区上发力。

  据介绍,去年年底,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科技处会同杨浦公安分局、相关街道成立试点建设项目组,在控江路街道泛感知设备建设的基础上,选取该街道辖区内某街区作为“社会面智能安防”建设试点。

  该街区范围内多数是老旧小区,还有学校和一些商业设施,项目组搭建了“杨浦社会面智能安防(试点)系统”,对外,这套智能系统连接着约1.6万余个泛感知设备,包括智能门禁、智能井盖、智能消防栓,以及小区、道路监控等实时传感设备,形成了社会面的综合感知;对内,则将公安、房管、市政等掌握的实有人口、房屋、车辆、单位等数据信息汇聚。以移动监控、传感器、感应设备等硬件为支撑,杨浦警方依托网络大数据和云平台为老旧小区建立起看家护院的“智慧大脑”。

  “这一个个感应器就像一条条神经元,能深入社区甚至居民楼的“末梢”,它不断感知、收集信息,充实着我们的数据库。”试点建设项目组民警介绍。“智慧大脑”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研判、比对、碰撞,发现社区不安全因素就实时预警,并及时将相关核查指令通过政务微信平台,就近推送给民警。

  尹女士的案例就是如此,当她开车一进入小区,车辆异常的信息就已被智能安防系统发现并推送到了社区民警的政务微信平台,民警按图索骥便可找到当事人。目前,根据系统汇聚的多种社会数据,杨浦警方正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从而对小区群租、居民楼违规经营、消防安全等社区隐患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对街面扒窃、入室盗窃、偷盗“三车”等侵财类违法犯罪开展更为精确的打击。

  据悉,区公安分局将在社会面智能安防建设的基础上,努力形成建设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等“三个标准”。“从公安角度讲,我们的管理标准就是警务流程再造。通过社会面智能安防建设再造自身的工作流程,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标准,从而最终形成平安社区建设的新模式、新标准。”项目组负责人表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焦点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全卡通”就近银行网点即可办理
笔尖飞舞 书写美好祝福
2个见义勇为困难家庭获补助
“智慧大脑”为社区“看家护院”
“复旦大学钟扬教授基金”启动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智慧大脑”为社区“看家护院” 2018-02-06 2 2018年02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