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被安置

  ■杜祖德 文

  今年夏天上海成了台风的登陆路径,差不多每个星期都有台风光顾。每当看到地方政府因台风来袭对一些人员进行安置的新闻报道,眼前不由浮现出自己曾被安置的情景。

  我生在杨浦,住在宁国路一带。上世纪五十年代这里属市区的僻远地段。当时周围五层以上建筑稀有,旧石库门住房属好的。居民住的多是自建的棚户简屋,遇上台风就可想而知了。

  当时安置是根据住房结构由居委定的。我家是木板壁、毛毡顶属危房,只要有安置必入此列。每当台风将至,居委就会提前上门通知安置的时间和地点,安置的地点是熟门塾路的我的母校——杨浦区第一中心小学。

  天热我们带的行装十分简单,一张草席、一条被单、一只枕头。拖一双木屐,短裤衩套件背心便可出发。我们不像大人们有种避灾的忧烦,倒像去一个人多热闹的纳凉场地。

  到了被分配的安置场地,用席子朝地板上一铺,就是我的领地。用抹布一擦,放上枕头被单就是我的床。

  被安置的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左邻右舍,大人间有时会带点矜持。小孩就不同了,因为还有同校同年级的同学,一帮小孩厮混在一起很快就自然熟了,做起了捉迷藏、木头人的游戏。累了,倦了,找到自家方位倒头就睡。

  安置点的灯是不熄的。大家都是和衣而睡。说是睡其实只有小孩在睡,大人们只是在倦时打个盹。他们的耳在听外面的风雨,他们的心牵挂着家和亲人。这是我为人父后才得出的体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公益广告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昔日电器“三大件”
飞舞的孔雀
被安置
洞庭鱼
一方蓝天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被安置 2018-08-28 2 2018年08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