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细鱼,在玻璃瓶中。
那是从湖南岳阳回来。刁子鱼,很小,才两三厘米,闪闪烁烁地游。知道,其实是一种十分凶猛的鱼。让人幻觉,那一身白冷的银光,微蓝,像一种暗器,小者,从眼前嗖声飞过,无声无息中,可击倒一头狮子,大者,或遇上一条鳄鱼,或大象,无不轰然倒地。
这种鱼,主要在两湖流域出名,江浙一带少见。学名:翘嘴鲌,又叫条鱼、白鱼、翘壳、白丝。诗人杜甫曾形容“白鱼如切玉”,还真是的呢。
八百里洞庭,来了。
这一回来,重走君山岛,从岳阳楼边坐快艇过去,全是为了立体感受一下洞庭大湖。一路带着小网,在君山岛的码头下,自然捞了十多条石斑鱼。
之后两天,按计划去岳阳周边。沿着汩罗江,看看屈原投江处,看看杜甫终老处。
当天晚上,回到巴陵广场高高台阶上,面对着洞庭大湖,人一层一层坐下去,看湖水一级级升上来。远近,一片黑天黑地,黑雾茫茫。湖上,走着红绿船灯,很慢,也很快。
晚上12点,有人在台阶下,打开手机手电筒,说是有鱼。此时,正是大湖波涌浪起的时候。穿着拖鞋,赤脚水中,都是满满的水,不冷不热。细看,没入水底的台阶上,浑然水色中,果然有着三五成群的小鱼,很小,很细,一一都在水面上随波逐流,一上一下,游得很慢。
在白天,在平静的水中,它们不会离你这么近。
以刁子鱼之快速游动,如此小小渔网,你根本捞不到半条影子。回宾馆取来小网,在湖边捞上十几条,装在另一个瓶子。第二天一早,宾馆窗台上,水中鱼,窗外鸟,都成了天上的风景。
上午临走,又去湖边看了,果然没有。却见一只青蛙,大白天,蹲在水边,对着八百里洞庭,也作无语沉思状。那岂不是模仿昨晚的我?不用说,我得引以为知己,带上,一起上路,走进岳阳深处。
第一天,转了一片青山绿水,在汩罗县看了屈子祠。第二天,转了又一大片青山绿水,在平江县看了杜甫墓,也看了平江起义纪念馆。
洞庭君山,去年来过,那时春天,退潮了。一片芦苇草地,不见湖水。君山不是岛。这一回夏天,八月湖水平了,君山又成了岛。
小桌上,细鱼,青蛙,都在玻璃瓶中,无语相对。
记否,“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