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木雕博物馆”绳武楼

  ■张永进 文

  在福建参观土楼时,听当地人说:“三分看,七分听。”话没错,如果光凭自己的肉眼看,一头雾水,也看不出个名堂。

  那天参观绳武楼,导游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客家女孩,十分敬业,一口闽南口音的普通话,声音柔柔的,特别好听。一个多小时的观光,她几乎没停过。我紧随其后,竖起耳朵,生怕遗漏了什么。

  绳武楼是一座圆形的土楼,上下三层,占地面积超一千平方米。从外表上看,它并不显气派,灰头土脸,好像很粗陋,就像一座碉堡,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跨进楼内,却发现别有天地。楼内处处可见木雕、石雕、泥塑、壁画等,光木雕就有多处,几乎涉及楼内所有的木构装饰,如屏风、壁橱、门窗、屋檐,甚至于扶梯上,内容涵盖了花卉、瑞兽、人物、文字、对联、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等,它们花样不同,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而且,这些木雕竟无一雷同。

  耐人寻味的是,楼内精美的木雕不单单是装饰,且隐含深意,有祈福的,有励志的,也有暗含治家理念的。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这些艺术品的价值更得以凸显。

  比如从上至下雕刻着一对蝙蝠、鹿、书卷和兰花的对联,意为“福禄书香”,又如从下至上雕刻的祥云、飞龙、花瓶、如意、牡丹的对联,则代表“步步高升、青云直上、平安富贵”,河蟹、大虾(闽南话通“大厦”)的木雕意为“和谐大厦”,还有蕉叶(“蕉”闽南话通“招”)中串枚通钱的雕刻意为“招财进宝”等,这些装饰构图精巧、刻工精细、画面精美,集中国古代传统雕刻艺术于一身,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一睹芳容。

  据介绍,绳武楼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经历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终于在光绪(1875年)完工。其间,从各地请来的20多位民间雕刻艺人,日夜赶工,光楼内装饰就耗时三十余载。可想而知,当时木雕数量之多、题材之丰富、工程量之大,在福建土楼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它堪称土楼中最精致的楼,被世人誉为“木雕博物馆”。2009年,它被央视称为“美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虽然,木雕上的金漆历经岁月的侵蚀渐渐褪去,但是,木雕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然历久弥新,代代相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亲爱的朋友
听母亲讲谚语
图片新闻
吃饭与心态
“木雕博物馆”绳武楼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木雕博物馆”绳武楼 2023-02-21 2 2023年02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