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州的桥

  ■张永进 文

  在贵州旅游的几天,辗转数地,看得最多的是贵州的桥。

  印象深刻的是,相当于200层摩天大楼、排名世界第一高桥的北盘江特大桥;横跨鸡鸣三省大峡谷和赤水河、一桥连三省的鸡鸣三省大桥;飞越万峰林、被称为中国山区第一座大跨径钢混叠合梁悬索桥的峰林大桥;世界上桥塔最高的三塔斜拉桥,堪称世界上峡谷桥梁建设典范之作的平塘大桥……而最具现代特色的坝陵河大桥更魔幻,那不仅是桥了,简直可以称为游乐场,桥端有观光电梯直达桥上通道,各种高空蹦迪、跳伞以及玻璃栈道、野外露营等项目供游人观赏游玩。

  举目远眺这一座座气势恢宏、凌空飞架的大桥,心潮澎湃,百感交集。

  贵州地处山地、高原,是我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绝大多数的土地面积是一望无尽的山连山,“开门见山”在这里绝非比喻。但是,并不妨碍这里的大山创造一个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中国造桥人怀揣着“天堑变通途”的梦想,不畏艰险,攻坚克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千山万壑、重峦叠嶂的大山里架起了一座座连接深山峡谷、跨越山河湖泊的大桥。短短几十年,贵州成了我国桥梁最多的一个省份,世界排名100的大桥,贵州占了一半,不仅为当地的百姓搭建了迈向幸福之路,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造桥技术的非凡实力。

  记得,一天在鸡鸣三省景区观景台,恰巧遇见一位年逾古稀的上海老人,不觉倍感亲切。

  这位老人戴了一副眼镜,面目慈善,额头上虽爬上了一条条皱纹,精神头却十足,身体硬朗,步履如飞,且十分健谈,热情为我们当起了导游。

  说起贵州的变化,他是娓娓道来。据他介绍,解放前,他出身在贵州,从小长在贵州。抗战胜利后,随父母到上海安家。母亲是贵州毕节人。退休后,他隔几年都要到这里探望娘家人。过去,这里很穷,像样的路一条都没有,全是山路,从上海到贵州要几天的时间。现在好了,到处都修了路,建了桥,挖了隧道,每次到贵州都觉得变化太大,老百姓的出行便捷了,生活也变好了,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让我们在有生之年领略到贵州的山川美景”。

  “你看我们眼前鸡鸣三省大桥就是连接川贵的重要通道之一,自从大桥建成后,两地居民往来开车仅需几分钟,步行的话也只有300多米,跟过去翻山越岭、趟水过河的时代说拜拜了。”临了,他又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桥连接了两头的路。有了桥,路不再断,家也不再远。”

  看得出,老人的一番话,都是由衷之言。

  此次旅程的最后一个晚上,我来到茅台镇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一个渡口,漫步在铺着一块块木板的铁索桥上。月光下,赤水河静静地流淌着,记录着那一段无法忘却的峥嵘岁月。

  桥两边的栏杆,装饰了红色的五角星形彩灯,闪烁着莹亮的星光,桥的另一端就是茅台镇的中心商业广场,华灯齐放,游人如织,一个个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在风中摇晃,洋溢着岁月静好的味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杜梨花(延春公园)
菩萨蛮·观前街
贵州的桥
春雨
走进故乡
和孙女在一起的日子(一)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贵州的桥 2023-04-11 2 2023年04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