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创新方案令患者治疗有效率提高近四倍
逆转最毒乳腺癌耐药困境

  据文汇报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邵志敏教授、江一舟教授团队近日在《自然·医学》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明确肥大细胞可以逆转最“毒”乳腺癌免疫耐药困境。换言之,这为免疫治疗耐药后“无药可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提供精准治疗新希望。

  占乳腺癌总体人群15%左右的三阴性乳腺癌因恶性程度高,有最“毒”乳腺癌之称。以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已成为三阴性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超过50%的患者会发生免疫治疗耐药。

  肥大细胞是人体免疫细胞的一种,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在三阴性乳腺癌领域,肥大细胞是否参与肿瘤进展,如何干预?过去一直没有研究深入阐明。邵志敏、江一舟研究团队结合AI技术与多模态数据分析,整合来源于亚洲、欧美人群患者的多维度信息,构建首个匹配免疫治疗疗效的初治三阴性乳腺癌高分辨率检测队列。

  该研究首次揭示肥大细胞在不同人群中稳定存在3种独立功能状态:代谢旺盛、致敏激活以及抗原呈递。其中,抗原呈递状态的肥大细胞浸润水平与抗PD-1免疫治疗临床获益显著相关。研究团队进一步证实,抗原呈递肥大细胞可以发挥抗原吞噬、加工、呈递的全链条功能,激活肿瘤特异反应性T细胞。

  随后,团队在两个基因背景的实验平台进行平行、重复论证,发现临床常用的抗过敏药物——色甘酸钠,具有促进抗原呈递肥大细胞功能、逆转免疫治疗耐药的潜在应用价值。基于此,研究团队启动“复兴”临床研究平台。

  在纳入该项研究的患者中,100%接受过免疫治疗、100%接受过紫杉类化疗药物、90%接受过抗血管靶向治疗、40%具有超过3处的转移灶、30%接受过2线以上治疗,目前在临床上几乎“无药可治”。既往开展的各项临床试验中,这类患者接受后线治疗的有效率仅为约10%,而联合使用色甘酸钠的靶免联合方案的肿瘤客观缓解率高达50%,治疗有效率提高近4倍。

  “针对潜在的创新分子或抑制剂开发可以实际临床应用的药物常常需要数以10年计的时间。”江一舟表示,“复兴”平台是目前国际上首个针对免疫治疗耐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新药、新方案应用平台,核心目的是将在基础研究中发现的具有创新应用潜力的治疗策略实现临床转化,从而真正让患者获益。这一研究中,色甘酸钠联合治疗方案获得可喜结果,后续有望实现快速的临床应用。■唐闻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细胞治疗“平价时代”将更近一步
图片新闻
逆转最毒乳腺癌耐药困境
首个青少年体重控制的VR运动干预系统创建
杨浦时报健康06逆转最毒乳腺癌耐药困境 2025-07-10 2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