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汇报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创建了全球首个面向超重或肥胖青少年体重控制的虚拟现实(VR)智能运动干预系统,近日发表于《自然医学》。
尽管体育锻炼是首选干预方式,但是,运动动机不足、同伴压力以及缺乏个性化指导限制了青少年的运动参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华婷教授团队、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盛斌教授团队通过医工交叉合作研究,携手上海体育大学王继红研究员团队、上海科技大学/上海临床研究中心曾嵘教授团队及新加坡国立大学林水德教授团队,创建了全球首个面向超重或肥胖青少年体重控制的虚拟现实(VR)智能运动干预系统REVERIE,中文名为“灵境”。
该研究解析了VR运动干预对超重肥胖青少年身-心-脑健康的复合效应,不仅涵盖代谢指标,还包括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及运动意愿等维度,并精准评估了干预措施对青少年认知功能的潜在影响。
研究共纳入227名超重或肥胖的青少年,随机分配至对照组、真实乒乓球运动组、真实足球运动组、VR乒乓球运动组和VR足球运动组。对照组维持原有生活及运动习惯不变,运动组在学校原有体育课基础上增加每周三次相应的运动干预课程,其中真实运动组与虚拟运动组通过实时监测心率的臂带将运动强度控制在相同强度区间,同时两组的技能训练内容保持一致。所有受试者在研究期间均接受统一的饮食管理,干预持续八周。
结果显示,VR运动在减脂和代谢改善方面与真实运动相当,在运动能力、心理健康及运动意愿维持方面更具优势。
尤其在认知功能上,VR运动组表现出感知能力增强和工作记忆准确率提升。脑功能影像显示,VR运动相较于传统真实运动在认知增强方面涉及的不同神经机制,揭示了网络交互的层级化组织模式,从简单任务时局限于额顶任务控制网络内部的调节,到复杂任务时涉及更广泛的跨网络交互,VR运动干预能显著影响工作记忆加工,提高神经元效率和神经可塑性。■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