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肿瘤医院破解多发GGO科学管理难题
主动监测病灶非“一刀切”

  据文汇报 如何科学管理肺部多发性磨玻璃结节(多发GGO)?日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肺癌多学科团队首席专家陈海泉教授牵头完成的一项研究给出了答案。这一国内多家医疗中心共同完成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在线发表于国际肺癌领域权威期刊《胸部肿瘤学杂志》。

  近年来,多发GGO检出率显著上升,但传统“一刀切”的手术方案不仅可能带来肺功能的大幅损失,还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何科学地管理多发GGO,成为临床医生亟待破解的难题。

  这一最新研究针对174名患者主动随访,通过患者生存数据证实在“外科治愈窗口期”内实施主动监测策略是安全可靠的,提出了“多发GGO的选择性根治术”,为即刻手术之外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循证依据。

  所谓“外科治愈窗口期”,即疾病处于某一特定临床或病理阶段,在此期间无论何时进行手术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可达100%。因此,医生可根据病灶情况采取主动监测,而非一刀切除。陈海泉指出,入组的患者每年接受胸部CT随访,若目标病灶在监测中出现进展但仍处于“窗口期”,可继续主动监测随访;若超出“窗口期”,则建议进行手术切除。该研究中共有8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这意味着,对于特定类型的多发GGO患者,主动监测不仅能避免过度手术,还能在必要时确保最佳手术时机。

  除了生存数据,陈海泉团队还提出了基于“肺功能损失评估”的个体化管理方案,帮助医生在不同临床情境下做出最优选择。“主动监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我们希望通过更多数据,让临床医生更安心地选择这一方案,最终让更多患者受益。”■张菲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意定监护有了“监督人”保障
触摸中华文明
户外徒步绝非“有腿就行”
主动监测病灶非“一刀切”
杨浦时报健康06主动监测病灶非“一刀切” 2025-10-23 2 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