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生智慧
孤棋

  ■赵韩德 文

  围棋学习班里,老师与学员下指导棋,是最受大家欢迎的事。每张课桌都放上一个棋盘,老师走动下棋,流水线似的。唯一的要求是,必须待老师走到面前,学员方可落子。如此下了几次,体会最深的,是孤棋。孤棋历来最惹双方瞩目。

  围棋高手古力和李世石曾在上海进行“三星杯”三番棋总决赛。第二盘,双方弈出极其精彩的对局:李世石谋虑再三,舍弃一切,孤注一掷地对古力的一块孤棋(也是“大龙”)进行剿杀。惊心动魄,胜负就此一举。当所有的观众包括研究室的专家为古力暗暗担心时,古力却不慌不忙,在看似无关处步步为营做足铺垫,最后强势突围!古力妙招出,世石黯然。场内场外一片欢呼!

  上课时,讲到防御和安定,老师告诫:尽量不要出现孤棋。讲到攻击,又告诫:首先要攻击敌方的孤棋!

  孤棋往往是免不了的。有时,它是一支空降兵,就像电影《桂河大桥》那样,是阻击敌方退路,夺取咽喉的唯一手段;有时,它是一支特遣精锐,深入敌区,牵动敌方神经,吸引敌方兵力,就像当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有时,它是一座重要的孤城,是一块抗击惊涛骇浪的礁石,就像二战期间的斯大林格勒,就像抵御安史之乱的睢阳;它常常是棋精,孤立无援却身系全局安危。

  要发展先得图生存,孤棋得考虑“生根”。一旦生根成功,哪怕仅仅是2个空,它就是打不死剿不灭的强者了。对手也深知这一点,会千方百计地“搜根”。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应对原则是:跳出重围,“出头重于求活”。不郁阈于一地,不让对手封杀,走出去!走出去就是广阔的中腹(“高手在腹”),走出去就能逐鹿中原,走出去就有一片蓝天,走出去就有联络,走出去就能攻击敌方,走出去就是海阔天空!

  攻击孤棋更是一门艺术。光掂量“吃掉它”,往往是初级阶段,是不成熟的表现。这个念头下咱自以为狠招屡出,却从来没有真真吃掉过老师的孤棋。更常见的却是火力过猛,己方破绽叠出,满盘皆输。老师讲得很实在:“下棋很平等,一人一手,不可能对方一手你两手。想包吃对方?难。”

  老李为了不出现孤棋,从头到尾就是“金角银边”,三亩地两分田,被老师批评为“过于保守,不谋发展。”老王看到对手渐渐成地就急不可耐,不管三七二十一,非得挥子打入不可,投下的孤子们往往狼奔豕突有去无回,惨不忍睹,被批评为“心态不好,赌性十足。”老徐机会一到果断挺兵中腹,获得老师点头肯定。

  老师云:攻击孤棋要切断对方可能的联络,使其既无根据地又无援军可持,“无疾而终”,此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另外就是借攻击之机,趁势围地;围棋,毕竟以略地多少定胜负。其三则是暗暗强固自己,待条件具备,才一举攻克柏林。——显然这是一种境界。

  最痛苦的是放弃孤棋。对由于错着而形成的孤棋,执着则损害加大;贪恋则危及全局;优柔则屡失战机;不舍则全军受牵……古人有警语:“危棋需弃!”壮士断臂,卷土重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艺术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English Edition
坐落在杨浦的上海解放纪念碑
孤棋
乌镇夜色
在路上
悠游在澎湖
空中绿岛
噱头噱脑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7孤棋 2014-06-28 2 2014年06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