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影人生
挣扎与迷失之美
——谈《卧虎藏龙》中的三位主角

  ■丁铭文

  李安的电影,无论出品于哪个时代,都有一种亘古不变的美。《卧虎藏龙》便是。

  徽居、重衙、大漠、酒肆、竹林、洞穴、高崖……场景典丽深沉。李安的出手不凡,更在于对人物的塑造。我看过王度庐的原作,极好,京派气息,但相比之下,我更欣赏电影的阐释。

  李安对人物的理解很通透,在他的镜头下,每个人都带着悲伤与迷惘。

  玉娇龙。章子怡真是为大银幕而生的人。五官精致,眼神倔强,无角度不出众。

  李安说,原本,她与心目中的玉娇龙并不相符,但发现了她有超脱原作的力度,一种神秘感和禁忌感。于是,剧本随之更改,玉娇龙的角色变得丰满。

  我欣赏这样的人物,像《飘》中的斯佳丽,青春、美艳、聪慧、蛮横。人们疼爱她,哪怕被她伤害的人,也忍不住原谅她的过失。因为她真实。对青冥剑和江湖的向往,让她无往不前。对罗小虎,她率性地拥有后失落重重。对李慕白,她想拥有却顾虑重重。她需要俞秀莲,那是她本性中善的渴求,也有嫉妒和不甘。

  玉娇龙终于逃脱牢笼,行走在江湖,可江湖给她的,是一道沉痛的叹息。

  她因挣扎和迷失而跳崖,这是一个解脱,我不认为她死去了。

  李慕白。李慕白的天下第一,凭的是无招,是心,不是高招。周润发有哲人气息,那一双眼睛,超越了身姿。

  李慕白是虚名,他自己说的。他洞察世事,却把握不住内心的涟漪。俞秀莲是美的,与他有恩有义有情,然而成熟淡定的女子,在另一具青春躯壳的映衬下,黯然失色。故事开始,他说闭关没有得道的喜悦,却有一种寂灭的悲哀。他说要退出江湖,却在隐隐渴求冲击和变数,也明白这会毁灭一生的造诣。

  他遇见了玉娇龙。

  收她为徒,是为珍惜她的资质。他与她的交流,无论是言谈机锋或打斗,虎虎生威,又步步奇诡。玉娇龙的张力,是俞秀莲所不及的。竹林那场戏,李慕白意乱情迷,玉娇龙完全掌控了局面。

  他为她送了命,也在那一刻释然——好歹,他不会再迷失。

  俞秀莲。这个角色非杨紫琼莫属。武打利落,谈吐澹然,经历过江湖,才有如此演绎。那不是年纪的关系,俞秀莲哪怕年轻二十岁,也不可能是玉娇龙。她的天性是隐忍、坚毅。她重情义,为了义,可以搁浅情感。

  读懂李慕白,玉娇龙凭的是冰雪聪明,俞秀莲凭的是半辈子的了解。

  她不敢相信事实,但她是第一个接受现实的人。她疼惜玉娇龙,步步留情,她怪李慕白不够定力,却不忍心指责。在心底,她是羡慕玉娇龙的,如果她在年轻时也无所顾虑,生活也许是另一个面貌了。但,谁让她生就一副柔婉挣扎的心肠。

  俞秀莲挥刀踢拳,却是贞静淑媛。什么是新颖,什么是陈旧?听过一个回答:“有价值的事物,哪怕一千年前开始的,到现在仍是新。无价值的,哪怕此刻诞生,已经过时了。”我想,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的境遇下重温这部电影,都有无可替代的享受。李安电影的理解,对人性的阐述,对情节和画面的把握,对东方与西洋融会贯通的表达,让人钦佩。

  《卧虎藏龙》是李安心中的一个江湖梦。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动荡的江湖,有挣扎与迷失,伤口若隐若现,不肯愈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艺术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公益广告
挣扎与迷失之美
传呼电话
雪山马场
乐在“三乐”
蛙蛙米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7挣扎与迷失之美 2014-08-23 2 2014年08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