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小黛(化名)就是问题学生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她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从小跟随母亲生活。初中就不上课,经常逃学,出入网吧、酒吧,而且屡教不改,她母亲和她原来所在的学校没了辙。
得知情况后,我和我的团队找到了小黛母亲,建议让小黛进辛灵中学就读,母亲一开始是拒绝的。在我们第5次登门的时候,小黛母亲提出“到学校看看看”。实地看过后,她终于放下心,同意了。
但事情并不顺利,小黛住校两周后,突然翻墙跑了出去,不见踪影。我们从下午找到深夜,跑遍了学校周边的网吧、酒吧等娱乐场所,凌晨1点多,在小黛家门口蹲守数小时后,终于“逮住”了她。
为了让小黛走上正路,我们一次次地上门做家访。担心她再次逃学,每个星期一早上我亲自到她家门口接她上学,周五又送她回到家。数月后的一天,小姑娘说:“校长,你也挺忙的,以后不用来接送我了,我会按时到校上课的,请你相信我。”这一下,我心里的石头放下了。
果然,小黛开始认真学习,到初三时,成了一名尊敬老师、友爱同学、专心学习的好学生,并以470多分的成绩考进了理想的中专。中专学习期间,小黛母亲因违法被公安机关处理。为不让无依无靠的小黛再“走老路”,我们到她的中专学校说明情况,争取到减免一半学费的助困待遇,剩下的学费则由我和学校分别负责一半。平时还会给她充话费,过年了给她发压岁钱,邀请她吃年夜饭,让她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现在她仍在继续读书深造,她说,以后要挣钱,要回报社会。听到她的话,我们心里也很激动,很欣慰。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转变一个学生,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挽救一个家庭,就是为社会增添一份安宁。这是特殊教育具有的特殊意义,也是特殊教育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我们责无旁贷。
特殊教育,是慢的艺术,要有不厌其烦的耐心和持久的耐力,特殊教育更是心灵的教育,要有无微不至的细心和坚强的定力。“辛灵”是心灵的谐音,我们希望学校成为所有问题学生、成长困难学生心灵重塑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