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画荷小记

  ■赵文心 文

  七月,烈日炎炎不敢出门,起意画荷。

  取一叠32开水彩专用卡纸,纸质厚实,明信片大小,或横或直,先用铅笔小心起稿,再摊开颜料盒,舔笔调色,洁白的纸上,色彩与水交融,流动浸润处,水波漫漫,花叶相映。

  荷,常见的夏日风物,有水面的地方,多能发现荷的身影,古往今来备受人们喜爱,历朝历代咏荷诗文无数。画亭亭花苞,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是现成的画题。溢出纸边的荷叶可略得几分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意境。画一大朵花瓣层叠翻转的红颜滴翠,心里念着李商隐的“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赠荷花》)。还有“接天碧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还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还有……这些美妙的经典诗文,摩物传神,寓意高洁,吟咏流传间早已化作中国人文化基因的秘密编码。

  荷宜入画,花朵花苞飘落的花瓣,叶片叶脉枯败的残叶,叶梗莲蓬没在水里的藕节,画出来亦动亦静亦淡雅亦丰满,都有自己曼妙的面目。花朵常常是一幅画的主角,即使有时只是小小的一朵躲在角落里。翻看《白话芥子园》,书中有荷花图谱,我一一认真临摹。“侧面莲”,外层肥厚的花瓣已经次第打开,遮住了中间还收束着护住花蕊的花瓣,花头略低垂。“莲花花苞”和“将放花苞”,多为直立花瓣,前者呈紧裹的锥形,后者莲房半露。“正面莲 ”则层叠花瓣尽情舒展,中央的莲房几乎完全袒露,金黄色的花蕊丝丝缕缕。

  在“画花法”一节另有详尽的阐述:“各种花头,不论大小,都应分已开、未开、高低、向背,即使聚集成一丛也不雷同。直仰不能没有娇柔的仪态,低垂不能没有翩翻的情致,并头不能没有参差的变化,联排不能没有抑扬的分别。必须俯仰有致,顾盼生情,又要反正错落,相映成趣。”这提纲挈领的分析已不限于荷的画法,百花百态如在眼前,但要把文字的要领呈现在画纸上,不经过千百次的练习很难做到。

  此番学习画荷,一笔一笔涂抹勾勒,才开始真正走近曾经多少次吟咏的荷,花瓣褶皱处透明娇嫩,叶脉细密处干净挺拔。一幅一幅构思完成,才知道荷的灵性深藏又变幻莫测,一花一叶形态颜色画得再像也未必能传达一二。水的涟漪是荷的居处,光的映射助荷勃发生机,风的旖旎令荷摇曳生姿。画荷,竟成就了这个夏日与自然的亲近,真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焦点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画荷小记
童话丹麦
感慨林徽因
乐游原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画荷小记 2019-08-27 2 2019年08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