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琳 高靓
本报讯 秋冬季是多类疾病易发时节,近期,杨浦各学校在教育部门统一部署下,对照防疫要求,切实强化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相关工作。10月23日,记者前往杨浦小学分校、上海市市光学校,实地探访校园防疫情况。
全流程管理无死角
当天早上7:45分,记者在杨浦小学分校门口看到,按照防疫要求,戴着口罩的教师和保安,为进校园的孩子们认真测量体温,引导他们有序进校、家长有序撤离。
教学楼内,每个教室门口都配备了整套防疫物资,供师生随时取用;饮用水间地面、卫生间门口,均设置了排队分隔标识;学生们的课桌,都准备了隔离挡板,确保用餐时有效隔离。
本学期开学后,杨浦小学分校教职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准备期活动。除了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熟悉学校环境等常规内容外,还加入了防疫知识、学校防疫要求、重点防疫环节的操练等,帮助学生提高对新冠病毒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孩子们筑牢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防线。
“开学前,就明确了出门前、上学、入校、进教室、交作业、课间休息、错峰用厕、安全饮水、用餐、午检、放学、清场和报告,共13个场景下学校的具体安排与学生的行动指南。”杨浦小学分校党支部副书记叶蓉蓉告诉记者,这些安排覆盖了学生一日校园生活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有具体的防控措施与人员安排,力求做到健康安全无死角。
上海市市光学校也同样有着一套完善的防疫措施。上午7时许,不少初三年级的学生已到达校门口,在经过体温检测、手部消毒等流程后,开始有序进入。
由于该校没有学生食堂,学生只能在教室用餐,中午时分,市光学校全体教职工纷纷参与就餐管理。记者看到,每个班级均安排了教师进行护导,从饭前洗手、取餐流程、就餐过程进行监督,学校也为每位学生配备了防护板,做到用餐时保持距离,营造安全卫生的就餐环境。
眼下正是流感、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市光学校的临时隔离教室时刻准备着,如有突发情况,将对集中发热班级学生或其他传染病(例如流感、水痘)班级学生进行快速安置。
此外,市光学校的德育部和大队部还从病毒防控、生命教育、规则意识、家国情怀等层面着手,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校会、升旗仪式等面向学生推送、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卫生防疫知识,树立规则意识。“学生们都积极防疫、抗疫,并创作了不少以‘抗疫’‘春天’等主题的绘画、书法、作文作品,我们德育部收集到了这些学生作品后,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进行了推送,并参加市级、区级的比赛,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生活、关注自我。” 市光学校德育主任徐燕萍告诉记者。
“心理导师”全覆盖
“没有固定模式,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摆一幅画给老师看看。”杨浦小学分校教学楼的顶楼,因地制宜开辟出了一个“溪流叮咚”心理健康室,心理辅导老师定期运用沙盘、名画等工具,为学生们释疑解惑、疏导情绪,及时解决疫情影响下可能导致的心理问题。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和挑战,杨浦小学分校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托心理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困扰及时进行疏导,指导学生不断提升心理调适能力,以良好的身心状态走好成长中的每一步。学校建立了全体教师“导师制度”,每位学生除了班主任之外,配备一位教师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力求全覆盖。老师们在沟通谈心的过程中,只要发现一点心理危机的蛛丝马迹,便第一时间与家长、专业心理老师联系,及时跟进,给出家庭教育指导的意见和建议。
除了心理健康课之外,学校定期通过广播开展“开学调适情绪小锦囊”、“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学习效率小贴士”等疏导,为孩子们舒缓焦虑情绪、释放学习压力。驻校社工和心理老师还为有需求的孩子开展心理辅导和小组活动。
而在市光学校,该校则推出了疫情防控家庭教育指导和心理防护应对手册,分为家长篇和学生篇,罗列了如何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独一无二、如何调节情绪、调整作息、加强锻炼等内容。学校也向班主任、教师群推出系列心理危机干预知识讲座,让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普及到所有教师。
此外,市光学校向学生和家长推介了疫情期间市、区两级心理援助平台及热线,并设置心理辅导室,同时开展线上心理咨询辅导。截至目前,市光学校共进行4人次线上心理辅导和5人次线下心理咨询辅导,取得了良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