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毛信慧
本报讯 近日,一群创业“练习生”在杨浦出道,他们靠的可不是颜值,而是实力。为期近两个月的杨浦区大学生“男神女神”创业能力训练营落下帷幕,上海理工大学的田津京以及同济大学的袁野分别获得“男神”“女神”称号。
真实的商业环境,真实的职场体验
今年上大三的刘静宜学的是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入营之初,她和队员们就接到创业导师的一个任务:帮助医生降低重复劳动部分的工作量。团队发现,医生把大量时间花在读图后的数据录入上。于是,大家决定编写一个程序,可读取图片上的基础信息并自动输入在电子表格。
“人工的话,可能一张图片就得花1分钟左右,但我们用这个程序,一张图片只需3秒左右。”刘静宜告诉记者,训练营的任务不仅让自己巩固了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还首次尝试把它们运用到企业的实际场景中,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为了帮助营员们更好地完成任务,各家企业提供了顶尖的人工智能产业资源、最前沿的AI技术动态以及各类人工智能应用企业的实训机会,从而使学员们零距离地感受真实的商业环境,获得真实的职场体验,助力培养研究型+应用型+科学型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比如,工商银行开放了金融领域的图像识别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海通证券提供了智能检索研究成果,卫宁健康则开放了基于临床数据的智能质控和分析技术。
据了解,杨浦区大学生“男神女神”创业能力训练营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今年更是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沪上10余所院校,近百名学生的踊跃报名。经过简历投递、电话面试、企业带教导师双向选择等层层闯关,最终有45位学员正式入营。
逐步显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训练营更加聚焦行业和实战效果。
区人社局首席创业指导师朱妍玮介绍,和往届相比,今年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更加聚焦行业。“今年我们重点聚焦人工智能行业,有来自大数据、金融、医疗等领域的企业开放了他们的一些数据库,拿出真实的项目需求,让我们学生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现场,卫宁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还为优秀学员提供了长期实习的机会。
卫宁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产品总监刘鸣谦表示,今后实习生可进入企业轮转,了解更多企业日常工作,也可在人工智能实验室,继续参与之前的一些项目。
训练营虽已落幕,但学员们的双创热情依然高涨,不少人都表达了今后创业的想法。“我们小组4个人都想以后自己创业。我们的导师曾经也是一名创业者。”刘静宜说。
据悉,下一步,杨浦将不断加强政校企联动,深化创业教育培训,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政策体系,将杨浦打造成为创业带动就业的主阵地,逐步显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