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一份好奇,带着一种欣喜,我坐上了开往楠溪江的汽车,开始了一段心的旅程。
正午时分,我来到岩头镇的丽水古街。一层薄如蝉翼的雾气覆在藏青色的屋顶。灯火微茫,走在这朴素的古街,宛如走进了历史的画卷。灰褐的墙壁,苍白的木门,镂空的雕花窗,烟雨中依稀可见时间的褶痕。踏着灰褐的石路,一旁是古朴的店铺,一旁是清澈的流水,行走其间,感受到淳朴的民风,嗅到了千年前的古典气息。
转身之间,我看见一座年代久远的石桥还静静站在溪水之上,那残破的身躯尽显沧桑。一如垂暮的老人,平静,祥和。
离开古镇,走进了楠溪江的腹地。硕大的岩石上,“永嘉书院”四个遒劲的字给了我心灵的震撼。站在它的面前,我突然间感觉自己渺小了许多。
沿着清澈碧绿的江水,我一路走走停停,不时驻足赏景。山峰,云雾缭绕,氤氲薄雾随着空气缓缓流动,与深绿的树木交融相映。江水安静得看不出它的流淌,唯有江面上枯叶的远去,才让我看到水的流动。
走过河堤,石桥,我看到了一道瀑布。没有想象中瀑布的雄伟壮观,却依旧让我心醉。纤细晶莹,恰似悬挂在削壁上的绸缎,哗哗的响声萦绕整个山谷。千百年的冲击,在崖脚留下了一个深深的清潭。
我抬头仰视垂直的峭壁,一阵晕眩。裸露的岩壁只有零星的几株小草,还有风雨的足迹。我沿着峭壁之间的石阶拾级而上,站在最高点,向前远眺,空间瞬时被压缩成一条白线,却依旧遮掩不住这满山的秀丽。突然,我发现绿色中矗立着几座古亭,唐突却不失魅力。高翘的飞檐,红褐的亭柱,一砖一瓦皆露古朴。
坐上竹筏,船夫用竹篙轻轻一点江岸,竹筏载着我,缓缓驶出浅滩,愈行愈远;岸,向后退去,渐渐模糊。
竹筏安静地前进着,狮子岩渐渐清晰。稀疏的草木,裸露的岩壁,形状各异的石块,远远看去,却巧妙地组成了一头雄狮,我不得不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当竹筏靠近时,一道道或深或浅的沟壑般的岩纹深深震撼了我。突然间,目光停留在了一棵小草上,久久不愿离去。在几近光滑的岩石上,它顽强地生存着,那碧绿得渗水的叶子诠释着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