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枚精美的邮票,不仅是一件件小型艺术品,更如同一部史书,“方寸天地,大千世界”,从中可以洞察到沧桑巨变。集邮,可以欣赏到票面上五彩缤纷的精美图案;也可以欣赏到祖国的旖旎风光,就好像徜徉在大好河山之间,令人陶醉;也可以让你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令人身心愉悦,胸中涌动着复兴中国梦的激情。邮票吸引人,大致因求知的欲望,欣赏的兴趣,它不仅有美学价值,更具有独特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今年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的纪念日,此时此刻,不禁使我想起在上海地方报刊中,每逢喜庆佳节特地推出的“从邮票中看历史”专版,透过一枚枚邮票来见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辉煌历史,起到了良好的社会宣传作用。这些经过精心编排的版面和文章,曾多年来一直盘绕在我的记忆里,虽时过境迁,却宛如昨天,历历在目。
邮票述说建党史和建国史的好版面和文章,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至少有三篇。第一篇是1999年,正值祖国五十华诞之际,由上海《新闻午报》推出建国50周年专版,从9月6日至9月11日,连续6天用大手笔制作,分别以“五十华诞展辉煌,方寸洋洋庆佳节”,“全世界瞩目,长民族志气”,“中国人创造的‘东方神话’”,“科技强中华,跨进新时代”,“体育强国的赞歌”,“重整美山河,构建新中华”等六个专题,用邮票来向世界展示建国五十年来的工业成就、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科技发展、体育和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成就。6天来,《新闻午报》用137枚新中国发行的邮票,以四方联、小型张、邮局全张票形式表现了新中国成立50年来的建设成就。这样连续不间断地刊登让邮票来说历史的专版实属罕见,实为难能可贵,特别给集邮爱好者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第二篇是2011年5月24日,上海《文汇报》向建党90周年献礼系列二,以“方寸凝固辉煌”为题,整版用18枚“红色题材”邮票来展现解放战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开国大典、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部宪法……光辉业绩体现在红色题材邮票上,成就了另一种形式的鲜活的党史教科书。全版共分三个篇章进行介绍,首先是“光辉历程,方寸展现”,披露了我国第一套反映建党题材的邮票,可追溯到1947年,当时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一套四枚《中国共产党二十六周年纪念》邮票,并以水印绢丝纸印刷,这是解放区邮票中第一套纪念“7·1”的邮票,弥足珍贵。其次是“树立丰碑,浓缩历史”,展示了1993年和2004年发行的毛泽东和邓小平诞生一百周年的两套邮票和小型张。第三部分是“国庆纪念,票中经典”,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59年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开国大典》的纪念邮票,是一票难求的经典邮票之一。
第三篇为上海《杨浦时报》,2011年6月25日,在该报推出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征文时期,由有四十余年党龄的张纪华撰写的“集邮相伴五十年,统一战线聚人心”一文,作者跨越时空为我们打开一扇扇历史的窗口,在邮票中讲历史,娓娓道来。他巧妙地运用21套党庆和国庆专题邮票贯穿于全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引人入胜的改革开放,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透过方寸,凝固辉煌,重温党史暖人心,情到深处文生辉,至今仍深留在我的脑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