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到上海闲话讲某某人像只“贱骨头”,勿抽勿晓得把事体做好。“贱骨头”是闲话中的俗语,意思指一个懒散而有点贱(不太要面子)、非要抽打和施加压力才肯服从的人。
这“贱骨头”还是我们小时候玩的一种游戏,而且这种“贱骨头”道具在当时的商店里面是买不到的。记得读小学时,常常看到大哥哥们拿出“贱骨头”在学校大操场上炫耀般地玩耍时,我只能在旁边看着他们,当“贱骨头”慢慢地停下来,即将倒地的时候,那根鞭子在他们手里高悬一圈后急速抽在“贱骨头”身上,“贱骨头”顿时获得了外部的动力,又高速旋转起来了。
“贱骨头”的制作需要木工刀加圆木头。在家里柴房的柴堆中寻找一段滴溜滚圆的硬树枝干,手握木工刀在树枝头上用力扦削成大约65-70度的斜面形成一个锥头,再在锥头的中心上,找一颗自行车轮盘里面的小钢珠按在锥心上,这样一个自制的“贱骨头”就完成了。
玩“贱骨头”看似简单,操作也需要掌握旋转技巧,抽打时也要有窍门,否则你的“贱骨头”将被你打得如同“高尔夫球”般远走高飞。正确的步骤是,首先把粗线做成的鞭子在“贱骨头”上顺时针缠绕数圈,左手上下捏住“贱骨头”,右手握住鞭子,然后用力一拉,左手一松,“贱骨头”顿时在地上开始摇头晃脑地旋转起来,然后连忙挥鞭轻轻抽,“贱骨头”在一鞭加一鞭的鞭策下,立了起来,雄赳赳地在地上旋转起来。
“侬勿要一直白相迪格贱骨头,书要读读好,勿要到辰光阿像抽贱骨头一样抽侬”,小时候知道大人一旦说到抽“贱骨头”,肯定是什么事没有做到位,需要检讨检查,不然到时候真的被大人抽打得像“贱骨头”一样滴溜溜地旋转那多没面子。
“贱骨头”有不抽不转的性格,而今在我们周围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事发生呢,是不是缺少自觉的精神,需要经常地抽一下才会做一做,记住千万不要做“贱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