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毛海萍
本报讯 日前,原本照明不足、绿化残缺、道路破损的政府路,经过一番改造后变了模样:路两边安装上20余盏景观灯,绿化带上加装护栏,平整了路面,墙面也粉刷一新,成了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居民不再“望绿兴叹”
近年来,政府路上相继建成了镇图书馆、清真寺,深受辖区居民的欢迎。在随机采访中,一位居民告诉记者,现在周边环境变好,走在路上的心情也不一样了。
五角场镇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镇政府下定决心对镇域内的景观进行改造,怎么改,归根结底是要为居民提供更加好的环境,更加便捷的服务,居民说好才是真的好。”该镇在设计改造方案的时候都会听取居民的意见,因地制宜,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注重细节,将便民利民作为最终目的。
记者了解到,在嫩江路上有一处近5000平方米的绿地,这几年因保护绿化的原因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居民只能望“绿”兴叹。今年年初,在区绿化市容局的支持下,对绿地进行了改造,拆除了人、绿地之间的“围墙”,并增设了休闲椅,开辟了健身步道,对居民开放。“空闲时来散散步,走累了能坐坐,真好!”居民娄阿姨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启动的长海广场改造过程中,已先后征询居民意见多次,逐步优化方案,目前该广场正在施工,将拓宽路面,增设绿化,并调整沿街商铺业态。
另据了解,五角场镇在恒仁路、国顺东路社区商业街等9条马路安装了近300盏景观灯。“在居民反映光线不足的地方,我们都逐一加装了景观灯。”
“五镇元素”无处不在
走在五角场镇辖区内的多条道路上,往往会被高4米、长15米的广告牌吸引。记者注意到,除了“创建文明社区”等宣传标语,广告牌上还突出五角场镇较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如长海医院、绿瓦大楼、清真寺、基督教堂等。
“镇政府结合今年创建市文明社区工作,以及自身特点,对百年市政文明进行宣传展示,将景观改造与人文特色相结合,公益宣传与历史文化教育相结合。”五角场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该镇还将对辖区内的基层薄弱地方进行整治提升,如菜市场周边、断头路、“城中村”等,坚持建管并举、堵疏结合、硬件改造与业态调整并重,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全镇建管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