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笑的尴尬

  ■徐蕙照 文

  上了年纪的人去俄罗斯,都会有照了一回镜子的感觉,照见了三十年前的我们。尽管他们高鼻、深目、白肤,我们照见的,是我们曾经也不会微笑的面孔。计划经济剥夺了我们的笑脸,而市场经济,让很多中国人学会了笑,但笑得功利,笑得可疑,而俄罗斯人却依然保持了冷峻。

  多年前,正在做情景剧的英达在一个节目中说,中国人是最难逗乐的,同样一个幽默,老外乐得哈哈大笑,中国人板着脸,我就不笑!我被英达的这句话逗乐了,因为我们的国人就是这个样子的。这跟笑点高低没关系吧?应该是我们觉得在很多场合,笑,有失身份,哪怕我们并没有什么身份,或者是谁先笑了,谁好像就输了先着。

  我们到底该不该笑呢?日本人我们就不多说了,他们的笑,他们的鞠躬,他们的礼数,多得让中国人感觉很劳累。美国人应该是很随意,很率性吧。

  酷暑去洛杉矶歇夏,寄宿在朋友家,无论何时出门进门,只要左邻右舍的老美在花园里浇水、发呆,见到我们,素不相识的面孔,都会扬手先向你打招呼,那笑脸是真诚而灿烂的。走进大卖场,会有人主动给你送上笑脸,并问候一句:甜心,你好吗?等你埋完单,递过小票和找零的时候,人家还会笑着说:祝你今天过得快乐!这种没有功利的笑容怎么不让你拥有一天的好心情呢?如果面对这样的笑容你要保持国人的矜持,是否就OUT了呢?

  美国西部人民灿烂的微笑深深感染了我。回国不久,在小区里行走,迎面碰上一老太太,她为了避开阳光的照射一直低着头走路,及至走到与我相距三五米时,可能她突然惊觉到对面有人,猛地抬头,我们四目相对的瞬间,我向她礼节性地灿烂一笑,不想这一笑居然把她吓了一跳,步子随之顿了一顿,只差夸张地吓得倒退一步。她这一害怕,倒真把我也吓着了。后来我把这个故事写在小区的QQ群里,笑翻了很多人。

  四十年前,尼克松远涉重洋来进行那场被称为破冰之旅的访华,与前来接机的周恩来总理在首都机场的握手,以及在中南海怀仁堂书房与毛泽东主席的会见,那两幅握手的照片当时被许多媒体都进行过渲染,现在想来,谁的手早伸出几秒,又多伸出十几二十公分,这很重要吗?

  现在,我们国人的经济头脑非常发达,有些笑是分分钟用来换钱的。去海南旅游的时候粗粗统计了一下,旅游景点MM们灿烂的笑容基本上十块钱一个。后来作了病,无论去哪里,只要看到景点穿着民族服装的MM们向我扬起笑脸的时候,我就很为口袋里钱们的安危担忧。当然,当有些笑换不来钱的时候,他们就不笑了。

  笑,还是不笑,一个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3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4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7版:English Edition
   第08版:时报周末·公益广告
棋通书画
一涕世界
微笑的尴尬
校门口
春节琐忆
工人子弟(之三)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6微笑的尴尬 2015-03-28 2 2015年03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