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毛信慧 文/摄
踏遍崇明岛、朱家角古镇、四行仓库、东方明珠、航海博物馆等地标,从素不相识到互相支持的好朋友……最近,杨浦有39名孩子分成9支小队,用两天一夜的时间,深入田间地头、各大场馆,在周末开展了探索之旅。所有实践活动都由孩子们自主设计方案,并在志愿者的协助下,竞选出了“组长”“财务官”“计划师”和“监督员”。他们学着做攻略、安排吃住行、分配预算等,收获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近日,在2021年“去远方,爱陪伴”杨浦区亲子社会实践项目总结会上,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与自己的爸爸妈妈分享行程。
孩子:旅行中出现“幺蛾子”自己解决
旅行中难免会遇到“幺蛾子”。比如,一位小队长在去景点的路上,把鞋子走开胶了。“当时我后悔为什么早晨要穿这样一双鞋子出来。问题出现了总要自己想办法解决。”由于没有找到修鞋的地方,应林瀚不得不花了300元买了双新鞋。“作为队长兼财务,我特别担心预算会不够,于是,我们的午餐就从简了。”
应林瀚没想到的是,晚上回到酒店后又出了状况。原来,队员顾沁怡把包忘在了公交车上。“因为以前出门的时候都有爸爸妈妈跟着我,总是会提醒我,然后这次他们不在,我就忘了。”
面对这些状况,身为“规划师”的姚伊雯却非常淡定,“我觉得出门在外遇到些挫折,很正常。最重要的是团结。”最终,在志愿者和队友的帮助下,顾沁怡的包找到了,“这次最大的收获就是遇事不要慌,要冷静面对。”
家长:适当放手,“屏住”上去帮忙的冲动
孩子们有感悟,跟随在一旁、担当“观察员”的家长也有自己的收获。
“这次她表现出来的各方面的能力还挺让我意外的。”姚伊雯的妈妈姚逾奇表示,看到孩子们状况百出,几个家长好几次都忍不住想冲上去帮忙,但最后还是“屏住”了。“家长也学到了很多,有时我们真应该放手。”
在玩耍中学习,在陪伴中成长,让孩子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让家长在陪同中培养融洽的青春期亲子关系,这是杨浦区妇联和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合作开展这个项目的初衷。
区妇联家庭儿童部部长窦海涛介绍,除了培养孩子们的能力,活动也十分注重亲子共创的理念。活动前期,特意增加家长的学习和实践内容,引入“家长课堂”,帮助他们学习更好地倾听,提升沟通技巧,让他们与孩子出游,担任观察者、陪伴者和记录者。“下一步,我们还计划组织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到社区做公益,整合更多优质资源,为青少年的能力素养教育提供更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