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隔离记(上)

  ■董玥  文

  自从2020年初,武汉爆发新冠疫情以来,我们在疫情中的生活已经一年有余。去年3月,我从欧洲匆匆回国,当时的政策是居家观察,因而完美错过了集中隔离的契机。原本以为,隔离的体验今生与我无缘了。万万没想到,南京再次爆发疫情,根据上级要求,7月10日以后途经禄口机场的人员,一律实行十四天集中隔离。

  恰巧,我从内蒙古毕业旅行回来,正是10日落地南京的飞机。第二天一早,再次去机场搭乘城际大巴回了家。以上种种,全部严丝合缝地满足了隔离条件。

  入住

  于是,在一个微风习习的夏夜,我收到了社区通知,让立即收拾行李,当夜赶赴隔离点。

  当时的我,由于生理期不适,正吃了止疼片卧床静养。如此一番折腾,不愿挪窝,只想安安稳稳睡个好觉。因此,我跟社区人员协商,能否过了今晚,明天一早去主动配合隔离。“我理解你的不便,也请你理解我的难处。我这手边有几百号人要一个个通知,每人都有特殊情况,咱们这隔离就无法按期执行了。”我听了,明白她说得在理。

  开车兜了一大圈,总算找到了僻静处的隔离酒店。已是夜间十一点,负责人举着“杭州路社区”的牌子,赶紧上来招呼我,告知酒店正门已被封锁,让我跟随指引员从地下车库进入。身后,还不间断地有私家车停靠,下来的人群愈发聚集。甚而还有人举着喇叭,高声提示道:“双河路社区往左,福州路社区往右,请大家有序寻找负责的同志。”我拖着行李,踉跄着走到地下入口处,有一家三口已在那里等候。那孩子看起来不足上小学的年纪,口罩捂得严严实实,大眼睛扑闪扑闪,仿佛被这紧急隔离的仗势震慑住了。“你们在这耐心等待,过一会儿工作人员会下来。”我点点头,眼皮沉重,只想赶紧休息。

  “你听说咱们这隔离要收费吗?”混沌中,隐约听见有人搭讪。原来是那户人家的女主人。“收费?一天多少钱?”我一下清醒了不少,说实话我从南京回来已十二天,要是携带德尔塔毒株早该发病了。“住宿加三餐,一天二百,开车来的还要加收停车费。”我叹了口气,两年前,谁能想到2020竟成了“新冠元年”,这疫情时代的遭遇堪比科幻大片。思绪正游移着,只见两位工作人员,穿着全副武装的防护服走来。

  于是,我们停止议论,仿佛憋着一股气似的,一言不发地进了电梯。工作人员忙碌了一天,趁这沉默的几分钟,歇息了一会儿。到了五楼,地毯已铺上厚厚的透明塑料布,其中一个工作人员抬手朝我示意。我绷着脸走过去,他举着酒精喷雾进行了一番全身消毒,而后给了我517的房卡。“进去后别出来,走廊有监控,要注意安全。”他言简意赅地说道,声音疲惫,却不乏温情。我抬头,防护镜下是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虽看不见他的整个面庞,却能知晓是个和我年岁差不多的年轻人。一瞬间,我感到愧怍,脸颊微微发烫起来。

  隔离房间环境很不错,宽敞的面积,干净整洁的洗护设施,美中不足是垃圾篓没套上垃圾袋。明天再说吧,我稍微收拾一会儿便躺下了。

  意识朦胧中,走廊上不停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应该是下一批隔离人员入住了。

  冲突

  早晨,还在梦中神游,周遭的声浪却如来势汹汹的潮水,让我不得安睡。

  睁开眼,果然不是幻觉,隔壁住户正音量高亢地争辩着什么。“讲得不够清楚吗?还要向你们反映几遍?”我屏气凝神听了一会儿,原来那人在给前台打电话,说是房间里没矿泉水,口渴成了个大问题。我慌忙扫了眼玄关的台柜,还好我这屋有一瓶。打开手机,发现工作人员已把我拖入了“酒店七月隔离群”,群里消息泛滥,五花八门。民以食为天,眼看快到饭点了,不少人陆续发问:“头儿,能派饭了吗?”颇有几分苦中作乐的喜感。

  等了一会儿,屋外有人敲门,两位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分送餐食。我的盒饭旁边,放了矿泉水。“从今天起,每户每人两瓶。”他正和隔壁大哥解释。

  “你好,”我探出头去,“请问可以给一个黑色塑料袋吗,得处理一下个人垃圾。”“你放门口那个透明黄袋子就行,我们统一配送的。”我一听,急了个大红脸,卫生间垃圾,怎么好意思直接往里塞呢?

  “可是……”我直挠头,绞尽脑汁想措辞。“没关系。”他笑了笑,又是那双熟悉的眼睛,蒸腾的热气已将防护镜,蒙上了一层细密的水珠。“小郑,赶紧过来,准备继续上一层。”走廊尽头有人叫道,他应了一声,转身往前走了。

  打开早餐,份量刚刚好:米粥、鸡蛋、肉包、香肠,还有一根香蕉。我美滋滋吃下,心情明朗了许多。殊不知,群里已经揭竿而起了。

  原来,我们这酒店一共五层,每层三十多个房间,巨大的工作量难免百密一疏:有人没拿到筷子,有人没分到纸巾,有人甚至被漏送了饭。“我有糖尿病,吃不了米粥,这早餐白瞎了。”311大爷嘟嘟囔囔。“我儿子明年中考,这个暑假尤其关键,可我和老公回不去,只能让他点外卖!”305阿姨很生气,“每天自费两百在这关着,偏偏漏送我们这一户?”一石激起千层浪,大伙儿睡足吃饱后,“自费”成了一个同仇敌忾的大问题。

  412先生是一名律师,他首先反应过来,从网上找到中央下发的政策档,大意是“从国外回来的国民,隔离需要自费。若是因为本土疫情而隔离的百姓,一律吃住全免”。

  这下,群里更是炸开了锅。“党和政府这样维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社区怎么乱传达?”“就是嘛,我昨晚就觉得这通知不够人性化,有问题!”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了。“工作人员呢?怎么不吱声!”有人气不过,开始质问。“一到这时候,他们就当鸵鸟,装聋作哑!”有人附和,还添了一把火。“好了好了,他们也是基层工作者,管不了这些,有心无力的。”有人出来劝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情绪发泄了一番,还是要解决问题。俗话说,人多力量大,群员们集思广益,有建议打市长热线的,有找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号码的,有转托亲戚打探内部消息的。待我拨打时,投诉号码已频频处于占线状态了。过了两个多小时,终于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获知,本次隔离全部免费。大家在群里奔走相告,如同过节一般,终于了了一桩心事。

  这次,由于南京疫情事发突然,我们都是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形下,被通知过来迅速隔离的。像我这样刚毕业的学生还好,没有负累,但更多的是上班族,上有老下有小,被圈在此地耽误了一大波原先的计划。

  但疫情面前,团结、感恩和理解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在短暂的冲突之后,我们的隔离生活又迎来了新的篇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专题
   第06版:评论
   第07版:焦点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趣喝下午茶
隔离记(上)
图片新闻
清平乐·在云端
卜算子·漂流
立秋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隔离记(上) 2021-09-14 2 2021年09月14日 星期二